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16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大型乙烯联合装置采用前置抽提芳烃流程工艺技术,以优化裂解原料面临"放大效应"这个工程现实问题。应用萃取精馏过程大型化基础理论分析大型石脑油芳烃抽提萃取精馏过程,得出:对于生产规模为3.31 M t/a的大型芳烃抽提装置,需要选择最佳回流比和最佳溶剂浓度,其最佳设计方案可以保证生产装置长周期、满负荷平稳运行;同时,强化设计大型塔盘和大型塔器代替常规尺寸的塔器设备,既可减少投资,又可节能降耗,发挥"规模效应";对于不同类型大型塔盘和大型塔内件的优化设计能否适用于大型石脑油芳烃抽提装置,需要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大型冷模试验进行验证,以保证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2.
吴曦  章冬云  蒋淇忠  马紫峰 《化工学报》2010,61(10):2694-2702
在建立直通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二维全电池数学模型中,将球形团聚物模型应用至两极的催化剂层。通过调节团聚物中质子传导介质的比例和催化层孔隙率,预测了基准供气状态下单电池的极化曲线,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吻合良好。研究了电池运行过程中,膜电极内各化学组分和电流密度的分布情况及流向,比较了不同供气压力、催化剂铂颗粒尺寸等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阴极及时排出反应产生的水,并在阳极对燃料气进行加湿是保证单电池正常运行的前提,提高阴极的氧化剂气体压力,可显著改善PEMFC单电池性能,特别是在受浓差极化影响较大的大电流密度区;在催化剂铂载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小铂颗粒的尺寸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43.
Consider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valve metal alloys with specific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electrocatalytic ac tivity, an investigation was made to examine if nickel-niobium alloy could serve as the anode material for molten carbo nate fuel cell (MCFC). An attempt was made to produce nickel-niobium surface alloy by an electrochemical process in the molten fluorides and to testify its performance required by the MCFC anod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s well as polariz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ickel electrode was improved by the surface alloying.As far a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polarization performance is concerned, the nickel-niobium surface allo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candidate material for the anode of MCFC.  相似文献   
44.
国际电化学系统新材料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SymposiumonNewMaterialsforElectrochemicalSystems)自1995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每两年一次。这三届会议均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前两届会议主要讨论PEMFC相关材料。第三届国际电化学系统新材料学术会议于1999年7月4日至8日举行。出席会议的世界各国代表220多名,中国代表2名(包括中国台湾代表1名),从其他国家去的华人科学家和留学生20多名。本次学术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26篇,报告分布…  相似文献   
45.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剂是影响燃料电池性能及其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催化反应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其阳极、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一种复合内给电子体聚丙烯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gCl2为载体,以TiCl4为主催化剂,采用复合双酯类物质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一种高效丙烯聚合催化剂。采用了这一关键的创新技术,使该催化剂产品具有效率高,活性持久,等规度可调优点。  相似文献   
47.
直接涂膜技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淇忠  马紫峰 《化工学报》2004,55(3):488-492
引 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是极具吸引力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 ,是未来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 ,也是洁净高效的新型化学电源 .对于电动汽车的应用 ,要求PEMFC提供高能量密度、低催化剂负载量 ,以降低系统体积和成本[1] .膜电极(membraneandelectrodeassembly ,简称MEA)是由聚合物电解质膜、电极催化剂和扩散层材料组合而成的三明治式结构组件 ,类似于计算机的芯片 ,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 ,长期以来大量的研究集中于MEA新材料设计与制备 ,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近年来 ,对MEA的微观结构分析、MEA制备工艺与电池性能的关系研究工作明显增多[2~ 7] .从PEM FC研究实践中发现 ,如何减少电极中Pt催化剂负载量并能继续保持或者提高电池性能的MEA制备技术开发至关重要 .其中超薄Pt层沉积法[8~ 10 ] 是MEA的制备新技术之一 .与传统的基于墨水涂布(based inkprinting)的方法相比 ,喷溅沉积法(sputterdeposit) [9] 制备的MEA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和催化剂的利用率 ,它是用直接喷溅沉积法 (directlydeposit) [10...  相似文献   
48.
蒋淇忠  马紫峰 《化工学报》2004,55(8):1324-1328
研究了直接涂膜过程中,催化剂液组成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异丙醇在催化剂墨水中起到溶剂和造孔剂的作用,当催化剂墨水中催化剂、异丙醇的质量比为1∶10时电池性能最好.Nafion是催化剂层中良好的黏结剂和质子传导载体.由于直接涂膜,使Nafion液与Nafion膜直接接触,从而增加了质子传导性.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Nafion含量(干基)为NFP=33%.通过对不同金属含量的Pt/C催化剂的研究发现,金属含量不同,异丙醇和Nafion的最优含量亦随之改变.考察了催化剂层不同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表明催化剂层数越多电池性能越好,但是差异并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组合式再生燃料电池基本特点,简要回顾了组合式再生燃料电池中双效氧电极催化剂研究现状。利用还原沉积法制备了PtIr/C双效氧电极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表征。以三电极体系对催化剂进行了析氧和溶氧双反应的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Pt主要催化燃料电池模式下的溶氧反应,而Ir主要催化水电解模式下的析氧反应。  相似文献   
50.
以H2PtCl6·6H2O和H2IrCl6·6H2O为前驱体,通过化学还原共沉积方法制备了Pt和Ir不同摩尔比的Pt-Ir/C催化剂,同时在Pt-Ru/C催化剂中添加一定量的Ir,得到Pt-Ru-Ir/C催化剂.对样品进行了TEM,XRD和XPS表征并在甲醇、乙醇硫酸溶液中进行了电化学性能(CV、CA)测试.结果表明,在Pt基催化剂中添加合适的Ir后,甲醇、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均明显提高,其中Pt、Ru和Ir的摩尔比为4:4:1的Pt-Ru-Ir/C催化剂对于直接醇类具有最佳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