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52.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Fe2O3掺杂纳米TiO2的有机无机PVP/Fe2O3-TiO2纤维,经高温焙烧得到Fe2O3-TiO2纳米纤维。利用差动-热重(DSC-TG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10mg/L亚甲基蓝溶液为底物,研究了Fe2O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等对亚甲基蓝太阳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量为0.08%、焙烧温度为500℃得到的Fe2O3-TiO2纳米纤维光降解效果最好,达到96.3%,重复使用7次降解率仍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光子射频移相器的光相位漂移主动抑制方案,方案中采用了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和本地微波信号光滤波器,通过控制DPMZM的偏置电压补偿光纤传输产生的相位漂移.建立了20km频率传输实验系统,在时间抖动均方根小于0.5ps的20km单模光纤中传输了0.5GHz的参考信号.  相似文献   
54.
哒螨灵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哒螨灵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哒螨灵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2.36%~113.94%,相对标准偏差为1.76%~8.07%。其最小检出量为1×10-11 g,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mg/kg。2011和2012年在河南省和湖南省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哒螨灵在棉花叶中的消解半衰期为0.84~2.5 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7~7.3 d;哒螨灵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1mg/kg,说明该药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建议采用10%哒螨灵微乳剂防治红蜘蛛,最高有效成分用量为112.5 g/hm2,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55.
以甲酸为发酵原料进行试验,控制发酵料液的pH在4.8左右,试验共分为10组,每组中分别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酸作为抑制剂。采用批量发酵工艺,进行厌氧发酵产氢,研究乙酸在产氢过程中的抑制作用。由试验可知,当乙酸浓度≥7000mg/l时,抑制作用显著,使产气停止。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食荚豌豆和豌豆中螺虫乙酯主要代谢物的转化情况,施药措施与残留量的相关性,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方法样品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加乙腈提取, 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碳黑净化,离心,上清液过滤膜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对施用过螺虫乙酯的食荚豌豆和豌豆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及膳食摄入评估。结果食荚豌豆和豌豆中螺虫乙酯及其4个主要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113%和84%~10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11.3%和1.7%~19%,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食荚豌豆中螺虫乙酯风险评估定义残留量为0.05~0.58mg/kg,监测定义残留量为0.02~0.55mg/kg;豌豆中螺虫乙酯风险评估定义残留量为0.05~0.11 mg/kg,监测定义残留量为0.02~0.090 mg/kg。食荚豌豆中主要代谢物是酮基-羟基和烯醇,豌豆中是烯醇。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食荚豌豆中的残留量与施药次数和施药剂量呈正相关,与采收间隔期呈负相关。螺虫乙酯普通人群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是0.191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6.07%左右。结论按本研究的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间隔期进行施药,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以4-喹啉基-甘氨基-2-氰基吡咯烷为骨架,对连接基团进行碳链延长及羟基修饰成功合成FAPI衍生物ATE-FAPI-03;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实现其131I标记,并对标记化合物131I-FAPI-03的脂水分配比、体外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开展细胞结合、内吞、流出等实验以评价131I-FAPI-03的体外动力学特征;并考察了131I-FAPI-03在荷胶质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31I-FAPI-03为亲脂性小分子,并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与FAPα阳性细胞U87MG孵育10 min时的结合率为(22.00±0.35)%,且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结合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与FAPα阴性细胞MCF-7的结合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通过竞争结合实验测得131I-FAPI-03的IC50值为45.5 nM,表明其对FAPα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大部分与U87MG细胞结合的131I-FAPI-03可被细胞内吞,但其在细胞中的滞留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58.
李常雄  戴亚堂  张欢  马欢  贾玉蓉  周龙平  张杰 《化工学报》2012,63(10):3208-3212
采用循环伏安法,以硫酸和对甲苯磺酸作为掺杂剂,在A304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苯胺/吡咯共聚物膜(PANPY)。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由不同苯胺/吡咯摩尔比合成的PANPY的成分和形貌,在0.5 mol·L-1硫酸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EIS)考察了共聚膜的电化学容量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吡咯浓度的增加,更多的吡咯单体进入PANPY中;当苯胺/吡咯摩尔比为1:1时,制得共聚膜PANPY(1/1),其表面主要由蘑菇云状颗粒和少量网状结构构成,其离子交换容量、循环稳定性及超级电容性能明显优于PANPY(1/2)和PANPY(2/1),其电荷转移电阻低至1.97 Ω,比电容高达227.88 F·g-1。  相似文献   
59.
强伟  温斌和  马欢  李欢 《焊管》2020,43(3):14-18
基于某船舶舾装薄壁铝合金筒形构件易焊穿、成形一致性差的问题,采用自动脉冲交流钨极氩弧焊(TIG焊)工艺对直径245 mm、壁厚2.5 mm的5A06铝合金筒形件进行焊接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接头组织进行研究,并综合显微硬度分布规律及元素分析,探究了接头各区域显微硬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自动TIG焊适合于薄壁铝合金构件的焊接,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焊缝;焊缝组织为α-Al和β-Al3Mg2及少量的析出强化相,β-Al3Mg2呈点状或链状分布;接头软化现象与Mg元素的烧损有关,且烧损程度随距焊缝表面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0.
自适应引导进化遗传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引导进化遗传算法。算法中采用佳点集方法产生初始种群,结合保留精英个体策略,对种群进行分割,各子种群并行交叉变异,且其中一个子种群为随机产生的。为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分别对各子种群中较优个体进行优秀基因位统计,据此对其它个体采取一种自适应引导变异操作。通过将算法运行过程建模为有限齐次马氏链,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和收敛快速性。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引导进化遗传算法较其它的遗传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