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为葛洲坝大江电厂开发的微机型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硬件结构特点及主要模件工作特点,采用APCI5094工控机作管理机,加强了管理功能和人机界面.重点介绍了TMS320C32-40和MAX125A/D转换器的结构特点及整个装置基于双口RAM的数据处理方式.该方法利用DSP与V40相互之间的中断申请,实现对DRAM的操作.此方法实时性好,编程方便,对常规保护中较难实现的反时限失磁保护、富氏算法,装置完善的录波打印,事件报文,故障再现功能等作了简介.新装置的整体功能较常规保护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2.
电压切换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双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切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电压软切换的新方法。电压软切换通过软件智能识别、选择工作母线 ,完成母线电压快速无触点切换。并阐述了电压软切换对光纤互感器、全数字电压表应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以信息融合技术为研究对象 ,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特点 ,探讨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一些问题。本文作为第一部分 ,主要侧重于信息融合技术的介绍。首先阐述了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原理 ,具体给出了信息融合技术的三层模型 ,指出各层次上信息融合的特点。然后按信息融合的过程 ,说明了信息融合技术中的各功能模型 ,最后 ,较详细地概述了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84.
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方案。它采用双主双后的配置 ,重合闸相对独立。在保护原理方面采用了补偿电压突变量方向元件和双原理综合接地距离继电器等新方案 ,并在软件流程方面采取了模块化设计 ,从而大大提高了保护性能。该方案结构紧凑 ,可靠性高 ,人机界面友好 ,通讯功能强大 ,适用于各种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  相似文献   
85.
从原理上对基于相关分析的新型电流差动保护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针对原有的相关差动判据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更加实用化的新判据,并建立了各种运行工况下的ATP仿真模型,对改进后的判据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可以发现,新判据在保留了原有判据简单、快速的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敏性和动作的可靠性和易于整定等新优点,可以作为超高压长输电线路的主保护.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方案.它采用双主双后的配置,重合闸相对独立.在保护原理方面采用了补偿电压突变量方向元件和双原理综合接地距离继电器等新方案,并在软件流程方面采取了模块化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保护性能.该方案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人机界面友好,通讯功能强大,适用于各种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  相似文献   
87.
大型水轮发电机内部故障暂态仿真模型简化及仿真验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综述大型水轮发电机内部故障仿真及其主保护配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研究故障暂态过程的必要性及相关难点.阐述了基于转子每极双阻尼条的简化暂态仿真模型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详细仿真验证,指出该简化暂态仿真模型在计算精度和求解耗时上都能满足工程实际应用要求,说明了其工程实用价值,为国内大型水轮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判别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各种方案进行 了分析和评价;讨论了用微机实现间断角原理的变压器保护的关键问题以及二次谐波原理所 面临的几个主要困难;最后对各种判别变压器涌流的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9.
传统的基于故障稳态量的常规故障定位及基于故障暂态行波的行波定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文中对常规定位模型进行改进,既简化了计算,又提高了精度;同时对行波定位进行改进,采用专用行波传感器,提高GPS同步时钟精度与采样频率,并利用小波变换进行行波波头检测,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把常规定位和行波定位有机结合,研制了输电线路故障综合定位系统。动模实验、高压冲击试验和RTDS试验都表明该综合定位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很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0.
高压输电线路最常见的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为了提高距离继电器对单相接地故障的灵敏反应能力,简化继电器的表达方式,通过分析接地距离继电器的极化量,提出了单相补偿式接地距离继电器的统一形式。通过改变其中参数便可构成10多种常用的单相接地距离继电器。统一形式的提出有利于继电器的原理分析,也为继电器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灵活性,同时为研制新的继电器提供了基础。介绍了以统一形式为基础设计出的两种新型接地距离继电器。仿真证明,提出的新型接地距离继电器比现有的一些继电器具有更好的性能。最后还就极化量选取原则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