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应对能源互联网在用户末端的发展,解决智能电网在用电环节的落地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电力供需互动的新型业务框架。利用标准的信息物理系统(CPS)建模理论,设计了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供需互动平台架构及核心节点功能。互动平台解耦了供需互动业务的传感单元、执行单元、计算单元,扩展了openADR逆向转换的信息模型。在智能电网架构模型(SGAM)框架下设计的基于CPS互动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分布式智能单元的优势,能够适应多级控制与优化需求,可有效支撑未来电力供需互动业务的灵活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灰色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研究一种电力负荷可调节能力预测模型的性能提升方法.所提方法在传统灰色模型和改进蚁狮优化算法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动态滚动机制,提出一种改进型蚁狮混合优化灰色预测模型.为验证模型效果,文章采用北京某台区用电负荷可调节量模拟数据建模,并同4种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  相似文献   
13.
高能耗企业具有丰富的可调节资源,研究典型工业用户在分时电价下的发用电行为,可为价格型需求响应策略的制定起引导作用.首先,研究不同发电设备的生产约束,并且重点分析不同负荷之间的生产关系、时序关系与调节特性等问题,建立工业用户的发电成本、负荷转移成本与净电费成本模型,并形成典型工业用户发用电经济优化模型.其次,结合3类典型...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以“电热协同,跨网互济”为核心理念的区域清洁供能逐步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能源解决方案,因此保障电热协同运行安全稳定也成为了工作重中之重,在异常识别过程中,很难获取充足故障数据,使得所训练模型泛化能力不足。文章基于区域电热综合功能系统典型架构,构建光伏、热泵、电动汽车、蓄电池、蓄热模块综合仿真模型,然后结合所提故障模拟方法生成所需异常运行数据,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运行异常识别模型,最后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监测电热协同运行异常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数值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负荷聚合商组织需求侧资源参与调峰市场和电能量市场时,存在负荷预测准确度不够导致合同购电量误差大、市场界限模糊导致考核结算重复等问题,因此文中提出基于纵向修正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模型的负荷聚合商潜力计算和调峰策略。首先,利用纵向修正ARIMA算法预测基线负荷,构建负荷聚合商的调峰潜力测算模型,挖掘需求侧资源的可调节能力,为电力市场交易提供数据基础;其次,制定电能量市场与调峰市场的负荷偏差考核方式,以月度滚动时域综合结算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考虑偏差考核的负荷聚合商调峰模型;最后,基于某典型地区负荷聚合商月度历史负荷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负荷偏差考核的负荷聚合商调峰策略可以提升聚合商的调峰收益约23.7%,降低负荷聚合商峰谷差约10%,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智能电网供需互动业务受限于需求侧信息通信水平,针对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DR)业务等级及信道信噪比(SNR)等级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MC)策略。首先研究分析现有的理论基础,包括需求响应业务模型、电力线信道模型及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等。然后根据不同传输模式在不同信噪比下的传输时延、误码率的仿真结果得出应用于传输模式切换的信噪比临界值,结合不同等级的需求响应业务通信需求差异,设计基于动态临界值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旨在为每类需求响应业务量身定做匹配最佳的编码调制传输方式。最后通过搭建MATLAB仿真通信系统平台,分析并验证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相对于以往多种传输模式在通信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智能电网是电气物理系统与信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庞大新一代电力系统,为实现电网与用户的信息交换,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接口标准,即构建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模型。文章通过对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相关业务应用需求的分析,研究了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中的典型场景与用例分析方法,采用UML建模语言以EA软件为工具,最终完成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模型的构建,为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供需领域设备的智能化,电力供需领域之间传递的信息量不断增大,导致带宽资源的浪费以及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将边缘计算引入电力供需领域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论述了边缘计算的产生以及优势;随后分析了电力供需互动并研究了电力供需领域对于边缘计算的需求;最后,对边缘计算在电力供需领域应用进行了展望,构建了边缘计算在电力供需领域应用的具体场景,为边缘计算在电力供需领域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居民用户需求响应业务的发展,从技术上支撑相关家电设备厂商完成电力需求响应型家电的生产和改造,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居民电器设备的接口装置。概述了装置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完成了硬件方案设计与软件功能设计;在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控制、自动需求响应等需求响应项目应用场景下,介绍了装置的应用方法。实验验证,装置能够在不增加现有家电生产成本前提下,扩展家电的需求响应功能,实现居民用户与电网企业双向互动并自动参与需求响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业务及"源-网-荷-储"互动调控的发展,越来越多需求响应终端接入电力网络,需要针对需求响应终端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行为进行预测与防御技术研究.针对当前电力系统网络攻击研究,重点考虑攻击流量自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