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9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介绍了DSP芯片的PWM生成方式 ,详细分析了PWM脉冲切换方式对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换相控制的影响 ,并提出了强迫输出方式下的三状态式消除换相死区的算法 ,结合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速度推算转差频率矢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一种带有速度推算算法的转差频率矢量控制。这一新的控制方案用速度推算算法取代常规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中的速度传感器,具有适用性广的优点。速度推算算法为转矩电流的指令值与定子电流转矩分量之差的积分,是根据一种新的感应电动机模型得到的。实现起来非常容易,本文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在各种运行条件下进行了系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成就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时 《电气技术》2006,53(9):75-76
本文着重点评IEEE-IES2006年第1期《感应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专辑》中霍尔茨教授撰写的《客座编者的话》和综述论文,两篇文章按照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把它归纳为两大类:(1)基于电动机的基波模型,(2)利用电机的各向异性性质,与笔者所分析的三条思路不谋而合。最后,进一步指出两文所显示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电动机轴上不带机械速度传感器的可控感应电动机传动具有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吸引力,为了取代传感器,转子的速度信息是从电动机端测得的定子电流和电压中提取的。在矢量控制传动中还需要估计定子或转子磁通基波的大小及其空间方向,为了这一目的,可采用开环的估计器或闭环的观测器,它们在准确度、鲁棒性和针对模型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等方面是不同的。注入信号以利用电机的各向异性性质可以获得零速附近的动态性能和稳态速度准确度。在本文综述中,应用复数空间矢量的信号流图来透彻的描绘感应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中所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15.
准确的模型及模型参数是安全、合理使用电力电子器件的保证。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实验和仿真的电力电子器件模型参数辨识方法,通过优化算法,使仿真波形逐步向实验波形逼近,以达到参数辨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所辨识的参数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文中以PIN功率二极管BYT120-100为例.给出了模型参数辨识及有效性验证结果,并进一步论述了IGBT模型参数辨识及其有效性验证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异步电机动态仿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竺伟  陈伯时 《电气传动》1996,26(3):13-15
本文从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出发,建立异步电机的仿真模型。由于模型中不含有任何求导环节,所以有较强的稳定性。本模型能给出几乎所有电机内部物理量的数值,可以方便地用于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稳态及动态过程研究,最后以实际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机为例进行验证,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专家模糊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用于模糊控制的修正因子在线专家自学习方法,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专家模糊控制方法对其修正因子调整具有良好的自学习能力及收敛性。  相似文献   
18.
异步电机轻载降压节能和软起动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时  许宏纲 《冶金自动化》1993,17(6):31-33,18
由上海港口设计研究院研制成功并获国家专利的“异步电机固态节能起动器”已获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本文通过理分析与数字仿真提出了该控制系统的的稳态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了控制方案的特点和在一定范围内的振荡现角及模拟电反势控制的抑制振荡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电机调速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在19世纪先后诞生。由于交流感应电动机结构简单而且运行可靠,在一段时期内几乎垄断了电气传动领域。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对电机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调速要求,直流电机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平滑调速,因而高性能的可调速传动主要采用直流电机,而大部分不调速传动  相似文献   
20.
陈伯时 《电力电子》2006,4(6):52-5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电气传动领域中用交流电机调速取代直流电机调速一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交流调速已成为满足各种生产工艺要求和节约电能的重要措施。在多种交流调速方法中,变频调速的应用发展最快,尽管变频器的生产成本稍高,但其调速性能和装置效率始终处于各种调速方法之首。因此,现在变频调速的应用已成为交流电机调速的主流。据统计,近年来国内变频器市场保持着12%-20%的年增长率,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预计2006年的年销售量将超过70亿元。有鉴于此,普及变频调遮原理和应用的知识十分重要,为了适应需要,《电力电子》杂志编委会要我撰写“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的连载讲座,谨在拙著《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的基础上,删去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加强应用实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