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校正控制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对电力系统校正控制的原理进行概括总结,同时针对电力市场的形成,各种相应理论的变化,对校正控制应该考虑的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2.
经典的电力经济运行理论包含了有功电源的最优组合、有功负荷的最优分布、无功电源的最优分布和无功负荷的最优分布。对有功电源的最优组合和有功负荷的最优分布准则与最优潮流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指出最优潮流是2者的融合和发展;对无功电源和无功负荷分布的最优准则与无功优化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表明计及无功补偿设备费用的无功优化理论2者的融合和发展;对最优潮流理论和无功优化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扩展的最优潮流,指出扩展的最优潮流包含了无功优化理论.因此扩展的最优潮流是上述所有经典调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融合,是这些经典经济运行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进一步灵活的运用。  相似文献   
33.
基于VSC-HVDC并网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VSC-HVDC系统应用于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远距离输送时,要解决电网故障时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LVRT)问题。为此,提出VSC-HVDC系统与风电场的协调控制策略。低电压穿越期间,通过HVDC两端变流站对电网提供无功支持并采用基于频率控制的快速功率降低算法控制风电场馈入功率,维持直流线路功率平衡。同时,提出风电机组分层控制,使之与HVDC功率控制相协调,保持风电机组的电压稳定。VSC-HVDC系统与风电场间无需通信连接,无需增加设备投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最后,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
传统的Prony算法抗干扰能力差,且无法给出其振荡模式辨识结果的准确度评价,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多类型扰动轨迹的低频振荡分析方法,并对其准确度进行评价。利用各类型扰动信号与参考信号的平均能量之比对信号振幅进行预处理,避免振幅差异过大导致某些信号被掩盖。利用Prony算法对多类型的扰动轨迹进行分析获取主导振荡模式,计算各主导振荡模式的振幅偏差和相位偏差评价主导振荡模式的可信度。结合各主导振荡模式的振幅偏差、相位偏差、振荡能量百分比建立综合评价指标评价Prony算法的阶数选择是否合理。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5.
Prony算法可以提取稳信号的振荡频率和阻尼,但抗噪性能差,并且不能正确反映非平稳信号的振荡特性.提出用窗口傅里叶脊(WFR)分析非平稳振荡信号,其具有良好的杭噪性,WFR利用窗口傅里叶变换反映振荡信号的频域特性,以极大值点(脊点)反映信号振幅,通过窗口滑动反映振荡信号的时域特性,从而反映非平稳振荡信号的频率和阻尼时变...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电力电子变压器对主网、交流微网、直流微网的三端协调控制,根据微网内分布式能源出力与功率缺额,提出了一种确定储能荷电状态预期值的方法。并基于此荷电状态值,综合考虑微网内源、荷、储三者关系,将微网运行状态划分为电源型微网和负载型微网。电力电子变压器根据微网类型,控制交直流微网功率流向与大小,最大化消纳分布式能源,以减少微网对配网的功率回馈次数及回馈时产生的功率损耗。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划分方法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多端直流配电网换流站通常采用主导站定电压控制,从站定功率控制。这一控制模式对主站功率调节能力要求高,且主站切换时,系统波动较大。提出根据换流站的调节能力划分为主导站、后备站、从站3类,对后备站根据有功备用容量进行排序,并参与电压调节,提高直流配电网电压调节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后备站有功备用容量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解决主导站退出运行时,多个后备站之间的功率争夺,保证了主导站平稳切换。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分析了风储联合系统风功率平滑应用场景中双电池系统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波动越限问题,并提出一种改进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风功率预测实现SOC波动越限预测,进而合理设置双电池系统充放电状态切换时刻,有效避免SOC波动越限,维持储能系统良好的充放电深度。基于两种湍流风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9.
针对大规模屋顶光伏电站接入农村配电网无序分布带来的分布式发电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以屋顶光伏电站建设投资成本最小化和系统网络损耗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农村地区安装面积限制和配电网运行约束,构建了含大规模屋顶光伏电站接入农村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针对高维度解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算法(NSGA-II)对配置模型进行优化,针对算法求解得到的Pareto解集,应用模糊贴近度进行筛选,得出最优方案。通过IEEE-33节点配电系统算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配置方法可以在提高屋顶光伏电站投资经济性的同时,利用屋顶光伏电站的优化配置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40.
针对海上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 SSA-LSTM 模型。 选择在时间序列问题处理上具有良好性能的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通过寻优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麻雀搜索算法对 LSTM 网络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学习率和训练次数等超参数进行优化,得到 SSA-LSTM 模型。 采用江苏省盐城市某 400 MW 风电场功率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在不同条件变量下分别使用 SSA-LSTM 模型、LSTM 模型预测,仿真结果表明,SSA-LSTM 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更好的预测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