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深井超深井钻井过程中,受井眼狗腿度、机械钻速、顶驱转速等因素影响,技术套管的磨损问题不容忽视,严重时将会导致其抗外挤、抗内压强度明显降低,对井筒完整性造成极大隐患。为此,结合SK1井?244.5 mm技术套管磨损原因深入分析,利用套管“磨损-效率”理论模型,建立了套管磨损量及剩余壁厚的预测方法,指出套管磨损严重位置通常发生在狗腿度较大的井深处,且随顶驱转速增加和机械钻速降低,套管的磨损量明显增大。通过将磨损套管分别简化成具有内壁不圆、不均度的含缺陷套管及“矩形槽”套管,建立了磨损套管的剩余抗外挤、抗内压强度计算方法及全井段剩余强度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分析表明,当顶驱转速高于100 r/min、机械钻速低于0.87 m/h时,SK1井?244.5 mm套管的抗外挤最小安全系数将会低于1.0,需采取合理的钻井提速及防磨措施,以保证技术套管的强度安全。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深井超深井的套管柱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深井套管柱安全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套管挤毁给油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弹性力学解析及有限元方法,给出了考虑磨损时套管剩余抗挤强度、抗内压强度以及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套管外壁等效外挤载荷的计算方法,分析了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不同套管磨损量对套管强度以及不同地层性质对套管地应力外挤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磨损度为109/6时,套管的剩余抗外挤强度和剩余抗内压强度降低约30%;套管内壁的Mises应力和套管外壁地应力外挤力随地层弹性模量的增大均明显减小,说明地层越硬,套管将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03.
赵洪山  李浪 《太阳能学报》2018,39(2):350-358
针对风电机组轴承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aximum correlatedkurtosis deconvolution,MCKD)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MCKD算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降噪,然后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VMD分解,并利用峭度指标筛选出敏感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最后通过分析敏感IMF包络谱中幅值突出的频率成分判断故障类型。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地提取出故障特征频率,实现风电机组轴承故障的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104.
赵洪山  张健平  高夺  李浪 《中国电力》2017,50(4):141-145
为了提高风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风机齿轮箱轴承状态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建立风机齿轮箱轴承磨损状态的Gamma分布模型,并利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其次,划分风机齿轮箱轴承磨损状态等级,并确定各状态等级区间限值;再次,计算齿轮箱轴承磨损状态转移概率,并构造马尔科夫过程的状态转移矩阵;最后,应用该方法对风机齿轮箱轴承进行算例仿真。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确定风机齿轮箱轴承磨损状态和剩余寿命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电力系统IEC 870-5-101远动规约面向对象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力系统于1998年开始推行新的电力系统远动规约标准IEC 870-5-101,为了便于该规约的推广应用,编写较好的应用软件,利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给出了IEC 870-5-101的面向对象的模型,包括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该模型简单、易懂,易于实现.简单介绍了以该模型为基础的软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6.
107.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电网计算优化问题中计算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变得严重.针对此问题,该文利用基于电网分区和辅助问题原理APP(Auxiliary Problem Principle)的分布式并行优化模型来解决多区域有功负荷的经济调度,并且把各个区域内的虚拟发电机看成真实发电机,推导出其耗量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收敛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108.
针对现行电力系统模型在信息交换方面的限制,按照IEC61970标准将模型通用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是将开关/节点模型扩展为母线/支路模型,再描述为通用信息模型/可扩展标记语言(CIM/XML)的形式。方法的可用性已得到互操作试验的证实。最后,以IEEE5节点系统为例进行操作的说明,方法易于操作,可扩展性强。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模型的风电机组变桨距系统故障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桨距系统是风电机组的高频故障部件之一,对其进行早期故障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风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采用基于风电机组物理特性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故障检测。首先,建立了风电机组变桨距系统及其它部件的动态模型,描述出该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然后,将该模型与实际系统并行运行,并将模型输出与实际系统输出比较产生残差,随后采用残差范数的均值作为故障判别函数进行故障检测;最后,通过对变桨距执行机构和桨距角传感器的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所用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对PLC信道特性影响规律,为实现PLC在中压配电网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通过对中压配电网现有无功补偿方式及常见补偿装置的分析,指明经配电变压器接入中压配电网的低压集中补偿和用户终端分散补偿的无功装置对中压侧PLC信道特性影响可忽略不计。故在中压配电网PLC信道模型基础上,重点分析变电站集中补偿和杆上无功分散补偿两种方式下,无功补偿装置的数量、补偿容量、补偿位置等因素对载波信号的传输特性和输入阻抗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若无功补偿装置直接接入补偿点,则电压衰减的幅度随着补偿容量、补偿点数量的增加而增大,与补偿位置基本无关;若无功补偿装置经一定长度的电缆接入补偿点,则以上各因素对电压衰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