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1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选用花生油、葵花油、亚麻油、大豆油、菜籽油等为调和油的原料,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调和油中各原料油百分比例为花生油55%、葵花油22%、亚麻油12%、大豆油6%、菜籽油5%.经气相色谱分析测试配制的调和油SFA:MUFA:PUFA=1:2.00:2.50.加上猪油食用量(22.6 g·人>-1·d-1),脂肪酸比例模式符合SFA:MUFA:PUFA=3:4:3.  相似文献   
12.
王轶男  费伯成  谢岩  任飞 《当代化工》2018,(2):421-423,427
阐述了通过对液化气裂解模式的优化,将裂解液相液化气模式改为裂解气相液化气模式,并且在优化裂解炉运行参数,选取最佳裂解深度的基础上,改善裂解炉的结焦情况,延长裂解炉的运行周期,真正实现了以液化气为原料,裂解炉的长周期运行以及乙烯装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相应地提高。  相似文献   
13.
谢岩 《化学建材》2007,23(4):30-32
以工程实例介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XYPEX(赛柏斯)的性能特点、施工工艺,并通过分析该材料在施工中应把握的技术关键点,叙述须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膳食蛋氨酸限制(MR)和亮氨酸限制(LR)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干预作用以及肝脏脂肪沉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24只雄性ApoE-KO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AS模型组(AS)、蛋氨酸限制干预组(AS+MR)和亮氨酸限制干预组(AS+LR)。饲养8周后,测定小鼠脂肪组织、肝脏和心脏等器官质量,观察主动脉斑块及肝脏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肝脏和血浆中脂质水平及氧化还原状态等相关指标。与AS组小鼠相比,AS+MR组小鼠体重、脂肪组织和肝脏的质量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壁斑块面积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脂肪浸润面积明显降低;肝脏和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总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LR与MR具有相似的干预效果,但效果差于MR。MR干预和LR干预均能够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易被黄曲霉毒素B_1(AFB_1)污染的不同环境中,筛选能够降解AFB_1的菌株。方法: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AFB_1降解菌株的初筛,得到生长良好的菌株,分别与AFB_1标品(2.5μg/m L)共同作用进行复筛。对降解率最高的菌株通过形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初步鉴定;并对胞外粗提液、菌细胞、胞内裂解物降解AFB_1进行研究。结果:从腐烂朽木中筛选出的菌株XY1降解AFB_1能力达71.91%。根据XY1菌株形态、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菌株XY1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胞外粗提液降解率为70.23%,菌细胞悬液降解率为8.26%,胞内裂解物的降解率为3.18%,表明菌株XY1的降解活性与胞外粗提液有关。结论:筛选到能高效降解AFB_1的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XY1,XY1降解毒素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外粗提液。  相似文献   
16.
辅食的适时适度添加对婴幼儿的体智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小麦、黑米、黑豆和黑芝麻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婴幼儿颗粒面条,并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RVA和体外消化速率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挤压膨化对婴幼儿颗粒面条中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后淀粉圆形的颗粒结构消失,且挤压膨化淀粉颗粒破碎后重组的颗粒结构表面碎片及粗糙度增高,表面致密度降低;衍射角13°和20.5°出现很强的峰,表明挤压膨化使淀粉晶型从A型转变成V型;挤压膨化颗粒面条中淀粉比传统挂面工艺生产的颗粒面条中的淀粉有更高的峰值粘度和衰减值,更低的回生值和峰值时间;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中,传统挂面工艺颗粒面条和挤压膨化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分别为85.13%和92.44%(P0.05),挤压膨化提高了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和消化速率。  相似文献   
17.
谢岩黎  朱晓路  王芬 《食品科技》2014,(11):109-113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变性淀粉、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以及明胶所成壁材膜的机械性能包括断裂伸长率、抗拉强度,致密性包括水蒸气透过系数、空隙率和透油系数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累加加权隶属度值的大小依次为:变性淀粉膜0.658,羧甲基纤维素膜0.5847,阿拉伯胶膜0.5047,大豆分离蛋白膜为0.4818,明胶膜0.4008。结果表明:变性淀粉为原料所制备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而明胶所制备的膜的综合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8.
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对面团形成及稳定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蛋白粉加入面粉中后提高了吸水率,增加了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使面团的耐搅打性增强,同时不同程度削弱了面团的抗拉阻力,另一方面由于脂肪纤维素的作用增加了面团的延伸性。  相似文献   
19.
营养强化剂VA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营养强化剂VA醋酸酯和VA棕榈酸酯在光、氧、热、加工、贮藏条件下稳定性和动力学特征研究状况和进展进行综述,并对VA的营养强化剂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植鞣过程中鞣液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植鞣过程中鞣波性质的变化。分析了鞣制时间与鞣波电导率,鞣液浓度与鞣液电导率以及鞣液的薄层扫描。据此推断出这样的结论:在植鞣初期渗透入皮内的主要是非鞣质和小分子鞣质.随鞣制时间的增长.大分子鞣质再逐步透入皮内,将暂时结合的非鞣质和小分子鞣质取代出来。通过鞣革试验证实了由半透膜扩散试验项推论出的植物鞣剂渗透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