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6.7.8变压器过电压保护(1)变压器绕组保护的必要性。由于冲击波作用在绕组内部要引起振荡,所以绕组内可能产生高于试验电压值很多的振荡电压,也可能使冲击试验电压大部分降落在首端几个线饼上。如果只采用加强绝缘方法来满足试验电压的要求,那么,势必会增加变压器绕组的绝缘尺寸和制造成本。对于高压、超高压变压器,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单纯靠加强绝缘也很难满足试验电压的要求。因  相似文献   
12.
正6.9变压器绝缘结构分析6.9.1 35kV级及以下变压器绝缘结构分析35kV及以下变压器均为全绝缘变压器,即首末端具有相同的绝缘水平。所以对于这类变压器只进行外施高压和2倍感应电压来考核其主绝缘和匝间绝缘,冲击试验考核匝间绝缘、段间和层间绝缘。  相似文献   
13.
1电力变压器设计与计算基础知识1.1变压器的分类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磁感应设备,在其匝链于一个铁心上的两个或几个绕组回路之间可以进行电磁能量的交换与传递。根据不同用途,变压器可以分为许多类型。  相似文献   
14.
刘传彝  侯世勇  许长华 《变压器》2011,48(11):45-48
2.7.2圆筒式绕组的结构特点 圆筒式绕组绕制简单,工艺性好,但端部支撑的稳定性较差。所有圆筒式绕组,尤其是多层式绕组的雷电冲击性能好。这是因为层问电容大,对地电容小,起始电压分布较均匀,自由振荡不严重。所以国内外的超高压变压器也有制成圆筒式的。但由于轴向支撑的稳定性难以把握,所以它的广泛应用又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5.
5.7有载调压变压器(具有单独调压绕组)短路电抗计算 5.7.1 调压绕组布置在内部 (1)额定分接. 图5-9表示绕组联结图和磁势分布图. 磁势平衡方程式: IDWD-IGWG=0 基准磁势: IW=IDWD=IGWG 相对磁势: IDWD/IW-IGWG/IW=1 等值漏磁面积: SA=1/3a2Rp2+a23Rp23+1/3a3Rp3,cm2 洛氏系数: ρ=1-τ/πHK 而τ=a2+a23+a3,cm;HK=H2+HS/2,cm a2,a3分别为低压绕组、高压绕组辐向尺寸,a23为主空道尺寸,Rp2 、Rp3 、Rp23分别为低压、高压及主空道平均半径.  相似文献   
16.
5.4 解析法计算变压器短路电抗 上面讨论的变压器短路电抗计算方法,对于双绕组变压器而言,是比较直观的.而对于多绕组变压器,尤其是对有载调压自耦变压器,电抗计算是十分复杂的,如带有单独调压器或旁柱上套有调压绕组的情况,除与主柱上有磁和电的联系外,与辅变或旁柱还有电的联系.有时在双绕组工作状态下,参与工作的物理绕组可多达五、六个,使电抗计算大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解析法来分析和推导短路电抗,具有清晰的物理概念和十分直观的线性方程组.  相似文献   
17.
5.8 自耦变压器短路电抗计算 无励磁调压的电力自耦变压器,大部分由三个绕组构成.因此,有高—中、高—低和中—低三个阻抗参数.通常,自耦联结的绕组属于高中压侧,第三绕组属于低压侧. 对于自耦变压器来说,中—低的短路阻抗计算与普通的双绕组变压器的短路电抗计算完全相同,但高-中和高-低的短路电抗计算却与普通的双绕组变压器的短路电抗计算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高中绕组之间除了有磁的联系外,还有电的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8.
6变压器的绝缘6.1概述变压器绝缘是电力变压器特别是高压和超高压电力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变压器结构设计方面来说,通常分为六大部分,即绕组、铁心、引线、器身、油箱和总装。其中,绕组、引线、器身和总装(涉及外绝缘)四大部分直接与绝缘有紧密的联系,铁心和油箱也涉及到绝缘问题。另外,绝缘问题无论是在变压器制造过程中,还是在变压器运行中,往往都是最  相似文献   
19.
正3.10.1铁心柱夹紧结构的强度计算变压器铁心的心柱夹紧,均采用PET(1.27×19热缩聚脂)打包带绑扎的方法,因此仅就这种结构进行计算。为了计算合理,铁心柱最大片宽的平均单位夹紧力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1)铁心柱的单位夹紧力。为了使铁心柱获得足够大的填充系数,以及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