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工业技术   5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消能节点装配式木框架结构体系是以Q235钢制成的消能节点将规格木材制成的梁、柱连接成具有较大抗侧刚度的延性框架体系.通过3个足尺消能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该节点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与耗能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弹性工作阶段,消能节点将木梁、柱连接成具有较大抗侧刚度的框架体系;在非线性工作阶段,结构通过节点的...  相似文献   
42.
华北油田油藏埋藏深、注水井井温高、层间注水压差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现阶段分层注水技术的发展。针对当前分注工艺与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以管外缆控式智能分注技术作为主体,开展了新一代分层注水技术研究。通过对井下智能配水器优化设计,提高了电控智能配水器耐温、承压等关键指标;以深斜井多级多段分注技术为基础,形成了过电缆套保封隔器、过电缆逐级解封封隔器等缆控式智能分注工具系列,井下工具可靠性大幅提高,施工成功率达100%。该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注井测调方式,无需测试车辆和人员现场操作,可远程控制分注井进行验封测调,降低生产成本投入;层段注入量自动调整、生产动态实时监测及层段配注远程调整等功能,为油藏精细分析及生产动态调整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实现了有效注水、精细注水,有助于提高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3.
44.
今年1~5月农药进出口合计24.40万吨,价值8.49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6%和31.02%。其中出口22.033万吨,价值7.4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18%和38.64%;进口1.922万吨,价值1.012亿美元,同比减少19.14%和6.81%。  相似文献   
45.
巴西的无水酒精生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巴西的无水酒精生产W.H.Kampen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巴西第一家──气相分子筛在巴西的UsinadaPedra糖厂于1993年8月29日成功地建成运行。该装置将生产药用和汽车燃料用无水酒精。设计能力为用180~19°(标准酒精度──下同)的含水酒...  相似文献   
46.
采用多角度椭圆偏振光谱测量,并结合一定的数值计算方法,首次同时精确测出了多种工艺条件下由快速热氧化法生长的超薄氧化层厚度与折射率,对该方法生长的氧化层厚度与氧化时间平方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氧化生长速率的温度激活能,同时也对薄氧化层折射率与氧化层厚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苏毅 《建材与装饰》2009,(10):81-82
本文从园路铺装材料的角度出发.探讨园路设计中常用的材料特性。铺装的特色由铺装材料的属性决定,论述了园路铺装的自然特色、情趣特色和生态性,进而讨论园路铺装的范式和发展。  相似文献   
48.
首次采用椭偏光谱仪检测HF缓冲溶液(BHF)处理的Si(111)表面在空气中的化学稳定性.研究表明:随着Si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的增长,Si的赝介电常数虚部ε2的E2临界点峰值随之下降,而E1临界点峰值却随之上升;在pH=5.3的BHF中腐蚀,再经去离子水漂洗后,可得到较稳定的Si(111)表面,在空气中一小时之内基本不氧化.  相似文献   
49.
宽带钢热连轧机选型配置与板形控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曹建国  张杰  陈先霖  魏钢城  宋平  苏毅 《钢铁》2005,40(6):40-43
通过测试并分析机组上游与下游机架对控制性能的不同要求、服役周期内工作辊和支持辊辊形变化及其对板形控制性能的影响,结合1700mm热连轧机进行的现场试验及工程应用实践,提出热轧上游机架应采用凸度控制能力较强的轧机机型,下游机架宜采用长行程窜辊型轧机机型,全机组均可采用强力弯辊和变接触轧制技术提高机组板形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0.
提出大距离差直流汇流电缆差异化配置技术,按照光伏组件串至汇流箱、汇流箱至逆变器间线路压降应趋于一致的配置原则,根据距离远近采用不同截面电缆,在略增加建设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工程实践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