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中NO3-N含量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GPS定位取样分析和GIS处理,研究了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中NO3-N含量的空间变异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中NO3-N含量在35~50km的取样密度下,没有半方差结构,各取样点之间变异性较大;黄淮海平原有10%的面积浅层地下水中NO3-N含量超过20 mg·L-1,主要分布在天津至济南一线和淮河流域的新蔡、阜阳和蚌埠一带。徐州至连云港一带的苏北地区及山东的潍坊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的NO3-N含量一般在10~20 mg·L-1之间,约占黄淮海平原总面积的11.5%。浅层地下水中NO3-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减少煤化工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以氢储能技术为媒介将风电和煤化工进行整合.构建了风电-氢储能与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基本架构,将电网不能消纳的富裕风电通过电解水制氢储能;储存的氢气除供给煤化工使用以简化其生产流程外,还可在需要时用于发电以平抑风电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掣肘;针对多能耦合系统中的氢储能过程,利用宏观能量描述法(EMR)建立了氢储能系统模型,揭示了制氢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或转换机制;并基于反转规则建立了氢储能系统的控制结构,初步构建了调整系统功率流和氢气流的控制策略.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多能耦合系统中氢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氢气储能系统可以在0~100%额定功率范围内自适应风电功率的随机、间歇和波动等特性,验证了所提多能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所建立的氢储能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二维非均匀悬沙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长江口水流泥沙运动的特点建立了非均匀悬沙的平面二维数值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波浪对流场的影响和对水流挟沙力的影响 ,在确定悬沙絮凝沉速时考虑了泥沙粒径、盐度、含沙量及水流紊动的影响。悬沙模型建立在曲线坐标下 ,悬沙输运方程采用破开算子的方法求解 ,平流项采用UltimateQuickest格式求解 ,提高了计算的精度。通过实测资料对数学模型计算的悬沙含量进行检验 ,表明它较好地反应了长江口地区泥沙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格目底中井选煤车间的概况,通过对入选原煤煤质的分析及产品结构定位,合理选择了入选方式及选煤方法,并最终确定了适合煤质特点的选煤工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庆油田通信公司传输网的网络结构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拟定了优化方案,结合运行维护经验,进行了网络优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75 ℃Na+,K+∥NO-3,SO2- 4,Cl-,H2O体系相图的基础上,对以杂硝石所得的半成品为原料生产硝酸钾的工艺进行了相图分析和研究,确定了配钾的量及时机,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弯制中、小型圆筒零件时,采用图示卷圆模,制出的零件不仅质量好。而日效率也高,我厂生产时,行程往返一次可弯制成两件,每小时约产300件左右。此模具最好装在油压机上,也可以装在冲床上使用。现将其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当油缸处于上端位置时(图示油缸在下端位置),将裁好的坯料放入,然后使油压机活塞杆下移,当成  相似文献   
18.
伊吾盐湖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对于液固相共存且固体矿床存有表面卤水的盐湖,由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资源存在形式的多元化等条件限制,使得这些盐湖资源的工业开采十分困难。本文对地处新疆高寒山区的伊吾盐池芒硝开采、优质食盐的工业生产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解决了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对于Na+、Mg2+||Cl-、SO2-4—H2O型卤水的盐湖,实现工业生产的方法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广义风-氢-煤能源系统的挑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风煤富集区域的能源转型目标,对风—氢—煤能源系统(WHCES)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广义风—氢—煤能源系统(G-WHCES)的基本概念和总体框架,阐述了其与WHCES在一次能源侧、二次能源侧及负荷侧的差异;面向风煤富集区域的能源转型战略,对其需求与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伴随系统内新能源比例升至一定高度,调节资源缺乏的情况下G-WHCES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指出需要在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运行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从系统结构设计、规划与控制、关键子系统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对G-WHCES的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新疆自2006年实施“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以来.在“搞好总体规划,营造社会氛围.精心组织项目,建设服务体系,广泛培养人才”和”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围绕新疆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企业管理者、科技人员和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努力.使信息技术在流程工业、大型输变电和石油矿山机械、汽车组装和农牧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有了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