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基于瞬时输出电压反馈控制的SPWM逆变器死区效应造成的谐波电压的分析,建立了考虑死区效应时的SPWM逆变器闭环控制模型,研究了逆变桥臂死区时间对闭环控制SPWM逆变器输出基波电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闭环SPWM逆变器,逆变器输出基波电压在空载时随着死区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阻性负载时的外特性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2.
特高压直流通道将承担金沙江流域水电大规模输送任务,形成了四川特有的特高压直流多送端局面.自动电压控制技术(AVC)已在电网调度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当前AVC系统并未考虑特高压直流系统接入后带来的影响.分析四川特高压直流系统投运后近区电网电压的新特点,讨论建设协调电压控制系统的必要性,提出四川电网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协调电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正在四川电网D5000平台上实施,并预计可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53.
王赞  肖岚  姚志垒  严仰光 《电源学报》2005,3(4):251-256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小型的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功率调节系统。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是功率变换装置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并网逆变器输出采用工频变压器,体积重量大,成本高。本文采用高频隔离的逆变器,消除了输出端的工频变压器。传统的桥式逆变电路存在桥臂直通问题,本文将双降压式逆变器用于并网发电场合,提高了可靠性,提高了效率。半周期调制方式的采用减小了器件的开关损耗,以及功率场效应管的导通损耗。以往的文献对并网逆变器的分析侧重于单独工作模式或者并网模式,较少涉及到独立工作和并网工作切换过程的分析。本文分析了双模式运行的逆变器的切换过程。采用TMS320F240DSP芯片实现数字锁相同步,实现并网和独立控制的逻辑和基准切换。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500VA的实验样机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的优点,分析了带LCD无损吸收网络的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电路拓扑的工作原理,变换器实现了开关的ZCS开通,ZVS关断,最后,在2kW的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贵州东风发电厂 2号主变压器总烃超标后 ,利用色谱跟踪分析方法判断主变压器故障的原因及处理过程。这个过程充分显示了故障气体来源的多面性与复杂性。通过此项工作 ,对设备检修前后的色谱追踪分析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6.
本文针对燃料电池的外特性较软这一特性,研究了一种推挽正激变换器。通过对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设计了其双环控制参数。实验表明在燃料电池稳态输出及动态变化时,控制器均能保证了此变换器能够稳定工作,从而有效地利用了电能。  相似文献   
57.
姚志垒  肖岚 《电源学报》2006,4(3):187-191
分布式发电系统是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逆变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电网电压规格较多,因此研制出适合于多个国家电网电压的逆变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输出串并联组合式逆变器,详细阐述了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串联和并联两种运行模式对系统稳定性及相对稳定性的影响,并以一台1000VA基于DSP控制的串并联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串并组合式逆变器具有很好的输出功率均分度。  相似文献   
58.
基于同步调幅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分析了单模块逆变器参数差异对输出电压跟踪基准电压幅值和相位的影响,得出参数差异对输出电压幅值的影响要比对相位的影响大得多的结论。然后分析了输出电压幅值差和相位差对并联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最后得出参数差异造成的输出电压幅值差是使并联系统输出功率不均分的主要原因。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基准同步后调节基准幅值的环流控制策略,并分析了环流控制的效果,最后给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9.
逆变器直流分量高精度数字调节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行各业对电气设备控制性能要求的提高,逆变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由于逆变器控制电路中运算放大器的零点漂移,开关管本身及其驱动电路不一致等原因会使逆变器输出电压产生直流分量。根据美国国家军用标准MIL—STD—704E,逆变器  相似文献   
60.
三相组合式软开关逆变器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必要研究新的三相逆变器拓扑,实现无输出变压器和功率器件软开关,发展逆变电源的三相独立控制技术。本文研究了两种新型组合式软开关三相逆变器拓扑,讨论了三相逆变器的模块化实现和不对称负载特性,给出了仿真波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