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热障涂层作为燃气轮机高温部件的关键材料,其服役过程中的脱落与失效机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应变幅和相角度对含热障涂层的镍基高温合金热机械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相角度下,热机械疲劳寿命随应变幅的增大而降低。固定应变幅,同相位下样品的热机械疲劳寿命要高于反相位样品。所有样品中,裂纹萌生于热生长氧化物层,在粘结层与陶瓷层界面扩展形成分层裂纹,分层裂纹与陶瓷层内贯穿裂纹连接起来导致大面积的陶瓷层剥落,从而导致TBC层失效。另外,本文分析了热障涂层中的应力分布,初步建立了含热障涂层的镍基高温合金热机械疲劳寿命模型,发现含热障涂层的镍基高温合金热机械疲劳寿命与涂层中的最大应力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32.
33.
介绍了用IBM-PC80386DX微机建立的焊接或切割过程动态参数的测试系统。试验表明,用该测试系统能快速、方便、准确地获得焊接或切割过程的多种动态参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这一系统的建立为评定焊接或切割电源的电特性及设备参数、材料、工艺参数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4.
王伟  钟万里  胡平  窦洪  杨龙滨  林介东  聂铭 《广东电力》2012,25(10):113-116
通过成分分析、宏观检查、微观组织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等,对某超超临界锅炉一起水冷壁管爆管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因调试过程中工况不稳定以及新机组在安装和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管内有异物或者焊缝有内凸、焊瘤等原因,造成了水冷壁管短时超温导致爆管。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5.
陈辉  聂铭 《制造业自动化》2022,(3):90-92,130
电力系统中用于各种设备巡检的巡检机器人正在变得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且对机器人的功能也不断增加.针对配电站室内电力设备的末端检测,要求可以在管线密集的空间内进行活动,巡检机器人具有灵活的无轨式移动和多自由度机械臂操作.采用模糊逻辑的PID控制技术搭建了对自由臂关节电机的控制模型,优化了直流无刷电机在复杂多变运行环境下的动...  相似文献   
36.
聂铭  黄丰  王珍高  宁成云 《表面技术》2019,48(4):196-202
目的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抗细菌粘附的聚吡咯涂层。方法采用电化学无模板方法,在304不锈钢表面构建具有超疏水性能的纳米锥结构聚吡咯涂层,实现抗细菌粘附的功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了聚吡咯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同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表征了涂层的元素组成,采用接触角仪测试了涂层的亲疏水性,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的Kelvin探针力显微镜模块研究了涂层的表面电势,通过平板计数法研究了聚吡咯涂层的抗细菌粘附特性,并进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细菌在涂层表面的粘附情况。结果通过两次电化学聚合在304不锈钢表面构建了萘磺酸掺杂的纳米锥结构聚吡咯涂层,该涂层的接触角为121.1°,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平滑结构聚吡咯和纳米锥结构聚吡咯的表面电势分别为(136±3)mV和(335±3)mV。大肠杆菌粘附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几乎不粘附于纳米锥结构聚吡咯表面,纳米结构的聚吡咯涂层具有抗细菌粘附的性能。结论纳米锥结构聚吡咯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同时具有高的表面电势,从而使细菌与表界面的相互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因此纳米锥结构聚吡咯具有抗细菌粘附的性能。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HVAF-ARC)的原理和特点,喷涂系统进行工艺性能研究.研究分析了5种工艺参数对于喷涂结合强度和涂层的微观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39.
介绍了国内外导电涂料的研究现状、导电涂料的组成及分类,以及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ntimony doped tin oxide,ATO)作为导电填料的优点和制备方法,分析了几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导电涂料在几个方面的应用情况,指出探索开发环保型导电涂料是今后工作的研究重点,未来导电涂料将向着高性价比和环保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0.
通过TEM、SEM和EDS等方法对正火态、正火+回火态、高温服役老化和蠕变断裂T23钢试样的碳化物状态进行分析,探讨T23钢碳化物的演化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T23钢在热处理(正火+回火)及后来的高温运行蠕变过程中出现了M3C、M2C、M7C3、M23C6和M6C共5种碳化物;(2)正火态T23钢第二相主要为M3C,回火过程中M3C发生球化并回溶消失,析出亚稳相(Cr、Fe)7C3和Mo2C,最终大部分碳化物转变为M23C6型碳化物;(3)高温服役老化或高温蠕变后M23C6型碳化物发生Ostwald熟化,晶内小颗粒M23C6型碳化物逐渐消失,晶界上大颗粒碳化物聚集长大、粗化并呈链状分布。随着运行温度的升高和运行时间的延长,M23C6型碳化物逐渐转变为富W的M6C相。大颗粒碳化物沿晶界聚集长大,并呈链状分布,尤其是富W的M6C相的大量出现是T23性能发生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