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2篇
工业技术   6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以红土镍矿硫酸焙烧渣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反应剂,通过碱溶得到了提硅渣和硅酸钠溶液.提硅渣中主要为未参加反应的石英态二氧化硅.采用盐酸调节硅酸钠溶液至pH值为10.5,以除去溶液中的铝、钙等杂质,将净化的硅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乳液混合,在140℃反应4 h,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硅酸钙沉淀,氢氧化钠溶液循环利用,沉淀洗涤干燥后得...  相似文献   
32.
Al-6Mg-0.3Sc合金具有力学性能高、无需固溶强化处理等特点,在WAAM领域引起关注,并得到了应用,然而应用过程中“掉屑”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将合金中w(Mg)由6%减小至5%,对2种合金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w(Mg)6%的Al-Mg-Sc合金相比,w(Mg)5%的Al-Mg-Sc合金送丝更顺畅,“掉屑”量少,沉积工艺性较好;堆积体中气孔数量略多、尺寸略大;堆积体抗拉强度低14~23 MPa,屈服强度低7~15 MPa,堆积体横纵向差距更小,力学性能更均匀,2种合金经350℃×1 h时效处理后,堆积体力学性能都大幅提高,且提高幅度一致。本研究对Al-Mg-0.3Sc合金在WAAM工艺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以辽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评价自制的非临氢降凝催化剂FC-DB的使用性能,考察反应温度与空速对基础油收率及凝点的影响,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式回归出基础油收率及凝点与操作条件的关系,用非线性规[CM(49*3]划的方法确定出实验范围内适宜的操作条件,即反应温度为400[KG*3]℃,空速为1.2[KG*3]h-1,在该条件下,基础油收率为[CM)]92.53%,凝点为-20 ℃,下降幅度近53 ℃。并对该操作条件下得到的基础油进行全质分析,结果表明,加氢裂化尾油经非临氢降凝得到的基础油,粘度指数高,酸值、残炭低,是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34.
以ZSM -5 为主体, 加入一定量的自制BCM 沸石,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新型柴油非临氢降凝催化剂, 以催化裂化柴油和常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对其反应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本降凝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降凝效果, 当反应温度为340 ℃, 空速为1 h -1 时, 凝点降幅为62 ℃左右, 且液体产品收率高, 均在95 %以上。本降凝催化剂生产的柴油十六烷值高, 硫、氮含量低, 凝点低, 基本满足产品调和出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5.
简述了聚对苯撑苯并双(?)唑(PBO)的合成方法,详述了直链烯烃型、稠环芳烃型、联苯取代基型、杂环型聚苯并双(?)唑类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了等离子体处理法、偶联剂处理法、电晕处理法等一系列PBO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介绍PBO/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和PBO/粘土复合材料的合成技术,简析了PBO的纳米改性的研究。指出聚苯并双(?)唑聚合物研究将集中在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合成技术,通过纳米改性及表面改性提高其性能,扩大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6.
以多孔泡沫镍为载体,采用化学复合镀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多孔光催化材料,以产品对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性能为评价指标,对产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 产品对水中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严格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 化学复合镀制备多孔光催化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镀液中硫酸镍浓度20 g/L,次亚磷酸钠浓度20 g/L,施镀过程中纳米TiO2投加量0.28 g/L,镀液温度90℃,镀液pH值4.6. 各因素影响产品性能的顺序为硫酸镍浓度>次亚磷酸钠浓度>镀液温度>镀液pH值>纳米TiO2投加量. 纳米Bi2O3复合使产品的光催化性能下降,随着纳米Bi2O3复合量增加,产品的光催化性能提高. ZnO复合使产品的光催化性能有明显改善,随着纳米ZnO复合量的增加,产品的光催化性能提高. Ag修饰导致Bi2O3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下降、ZnO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37.
首次使用水热法制备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Pt/CNT。首先使用HNO3-H2O2体系对纳米碳管(CNT)进行预处理并用红外线(IR)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程打开了CNT端口并去除了大量杂质。在水热法实验中,反应温度和时间是决定铂颗粒大小的重要因素。样品的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分析表明:最优的反应条件是在140℃反应1.5h,此时铂颗粒的平均尺寸小于1.94nm,并且有着狭窄的粒径分布;催化剂中Pt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该水热法使用常规试剂H2PtCl6·2H2O和HCHO溶液,操作简单,是一个制备Pt/CNT催化剂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基于硫化铋精矿低温碱性熔炼技术,采用半球点法、旋转柱体法、阿基米德法和拉筒法,测定Bi2S3-NaOH体系的熔化温度、高温密度以及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研究不同NaOH含量和温度对Bi_2S_3-NaOH体系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Bi_2S_3-NaOH体系熔化过程分为缓慢收缩,快速收缩和流动阶段,熔化温度随着NaOH含量的增加先减小,达到最低共熔温度后逐渐增大;Bi_2S_3-NaOH熔体的高温密度、表面张力、粘度在NaOH含量一定条件下都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加而减小,温度一定条件下随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硫化铋精矿低温清洁冶金技术的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9.
40.
通过对TiO2 和ZrO2 在Si3N4 SiO2 Al2 O3体系中的反应过程分析和试验 ,讨论了原位自生TiN/O′ Sialon与ZrO2 /O′ Sialon复相材料的合成机理 ,并利用各种手段分别对所合成的两种材料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