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6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SCADA/EMS的变电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国庆  华良 《机电工程》2009,26(10):74-76,82
针对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EMS)的变电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将变电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集成为SCADA/EMS系统中的一部分,实现了变电站作为整体进行分布式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充分利用SCADA/EMS原有的网络平台和设备状态监控信息,减少了变电站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网络和测点投资,适应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无人值守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目前开发、应用与产业化的状况 ,从而说明了纳米技术已逐渐走入市场 ,走入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53.
计及分布式电源的电能质量监测点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智能配电网对电能质量(PQ)进行全面监测和扰动事件智能诊断,并考虑系统成本优化和分布式电源影响,分析了现有监测点配置方法存在的三个缺陷,提出需要同时考虑节点电压凹陷域和电流信息全网可观测的优化思路。改进了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BPSO)的模型和步骤,并构建评价函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电能质量监测点配置的算法。通过改进的BPSO迭代,智能地布置监测点,实现了系统性能和经济成本的最优化。最后,在四种不同结构的配电网络中进行仿真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实现PQ监测点优化配置,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配电网的全面监测并满足扰动事件智能诊断和精确定位的需求,且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4.
考虑规划需求的EV充电桩集群管理系统通信方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经济性、技术性、适用性构建电动汽车(EV)充电桩集群管理系统通信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考虑规划需求的管理系统通信方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云模型反映主观评价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后综合多组评价意见采用最大云相似度原则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表征;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标引入充电桩集群或充电站的规划需求因素,并采用考虑规划需求的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各待选通信方式进行适应性评价。结合某规划新区所属的充电桩集群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优越的技术区分度,为实际设计充电桩集群管理系统组网方案提供了一种客观的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55.
在电气学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电气专业人才成才规律、电气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特别针对浙江省属高校电气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提出"巩固原有传统优势,明确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浙江经济特色,积极调整和规划专业内涵,凝练并努力建设特色新兴方向"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6.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智能电网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智能电网的底层通信以现有的电力线网络为基础,因此电力线网络的性能深刻影响智能电网的有效运行.针对电力线信道的特性,主要探讨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线网络MAC协议的性能.文章先介绍非时隙ALOHA和1-坚持型CSMA协议的基本原理,然后采用OPNET,仿真了电力线网络分别采用非时隙ALOHA协议和1-坚持型CSMA协议时的网络性能.在电力线网络接入不同的用户数时,仿真用户数的变化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电力线网络的接入用户数目都为30,考虑网络受到电力线信道的时延和信道误比特率的影响,仿真电力线信道特性对电力线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为电力线网络MAC协议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7.
为实现配电网中电能质量扰动源的自动定位,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线载波通信(DLC)的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并概括了扰动源自动定位方法的总体实施步骤.分别采用有功电流分量法和基于特征矩阵运算的算法实现单监测点扰动方向的判定和扰动源的自动定位.最后,总结了DLC组网方案的四个关键技术,包括信道特性、调制技术、路由策略和监测终端设计.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实现辐射型配电网中电能质量扰动源的自动定位,DLC组网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8.
综述了日本稀土纳米技术研究、开发及市场状况。日本每年以3~5亿美元的速度投入纳米技术,目前技术水平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一些稀土纳米粉、纳米新材料及纳米电子元器件已经产业化。  相似文献   
59.
变电站本地监控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经重新裁减和配置的Linux内核和MiniGUI小型视窗界面软件,成功构架了变电站本地监控上位管理机的嵌入式视窗界面操作系统。它占用存储空间很小,使系统能够采用以Flash盘为存储介质的嵌入式控制器作为管理机,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平台上,构建了可组态式的管理机保护和监控系统软件结构,利用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KDevelop开发系统GUI软件,并以线路保护为例分析系统保护软件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60.
为实现电网电能质量的治理决策支持,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治理决策支持系统。针对目标电网存在的各种电能质量问题,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过界的电能质量指标及其对应的备选治理方案进行成本和效益两方面的经济性量化、评估,将电能质量指标以及经济性评估数据输入已构建的模糊专家系统,进行模糊推理、分析,输出目标电网电能质量治理的有效、经济推荐方案,以此达到系统电能质量治理方案的辅助决策支持功能。算例分析表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电能质量治理决策支持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以得到最优治理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