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工业技术   11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制氢装置PSA单元产生的驰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比较了变压吸附法、溶剂吸收法和膜分离法分离驰放气中的二氧化碳,从净化气指标、总能耗、运行费用和装置投资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变压吸附法分离优于其它两种方案。另外,变压吸附法分离没有涉及化学过程,相比操作运行更简单方便,可实现在线切换吸附器,有利于装置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92.
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家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概况,结合当前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举措,对未来继续教育培训发展做出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93.
94.
气缸套装配过程中由于预紧螺栓预紧力的大小及一致性等因素将导致缸套出现不同程度的失圆变形,影响活塞环和缸套的配合特性,导致柴油机整机性能和排放性能降低。因此本文开发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分布孔径缸套形廓尺寸测量系统,对柴油机缸套自由和预紧状态下的形廓尺寸进行了测量,并与传统测量工具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为气缸套的设计及装配工艺提供一种有效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95.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利用金属钛片为钛源,在金属Pd颗粒的催化下原位生长了锥状TiO2纳米带。扫描电镜(SEM)、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锥状TiO2纳米带长度为数十微米,接近基底的底端宽度为1~4μm,顶端形成几十纳米的尖端;此纳米带晶型为金红石结构;锥状TiO2纳米带生长方向是长度方向为[110],横向是[001]方向。对比实验验证了金属Pd颗粒对锥状TiO2纳米带的生长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纳米带生长的初期由VLS生长机制决定,而固态Ti原子的扩散对锥状纳米带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单根TiO2纳米带不同位置的微区拉曼谱均有442cm-1、604cm-1两个响应带,分别对应着TiO2金红石相Eg和A1g的拉曼活跃模式。表面光电压谱的研究发现锥状TiO2纳米带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在光催化、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某甲烷深冷分离制天然气装置因分子筛净化设备的分子筛粉化流失而停运。从工艺参数的控制和分子筛吸附器结构的优化两方面采取措施后,整套装置稳定运行。介绍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过程,阐述处理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黑龙江电视台小型转播车改造经验,包括改造前转播车存在的问题,改造目标,以及如何通过车内布局调整达到最优的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98.
本文回顾了铝电解槽100多年来的技术发展,记述了铝电解槽容量的大型化趋势,介绍了当今世界上几大公司的大容量铝电解槽最新成果,从设计理论和槽结构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
介绍并分析了复合绝缘子伞裙与护套粘接界面的结构特点、伞裙与护套的材质性能,找出了与复合绝缘子护套粘接的伞裙的最佳配合尺寸和粘接工艺,并分析和验证了伞裙与护套粘接界面性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确保伞套间粘接性能,选用特配的粘合剂,采取半自机械化套粘伞裙装置,把自动化打磨好内口表面的、与护套采用过盈配合的、内绝缘强度高于外绝缘强度1倍所确定的内口长度的伞裙套粘在护套上。保证伞套间粘接部位实现硅氧烷分子交链完全、补强剂颗粒表面羟基及分子间范德华力利用充分、没有大直径填充剂颗粒存在的界面,使界面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绝缘性能。伞间套的过盈配合在相应部位处所出现的弹性变形,因其网状分子结构中的硅氧烷分子螺旋状态的存在,而使其蠕变性能极为缓慢,应力松弛现象几乎不存在.伞套间粘接性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