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30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拟三维压降分析模型,并引入了滤失高度,综合考虑了产层与上下隔层的应力差异,能更好地模拟地层实际情况,从而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参数解释;采用数学拟合方法计算拟合压力、最小二乘法确定闭合压力,从而进行压降分析解释更具有简便、直接,准确的特征,并采用Visual Basic6.0 编制了相应的解释程序。最后根据现场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所编制程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2.
10-HDA微生物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对从鲜王浆、蜂巢、蜂尸中筛选得到3株产10-HDA菌株进行了产酸性能测定.利用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法在培养基上30℃培养60h,.挑单菌落30℃、160r/min摇床培养用64h,提取,HPLC和GC-MS法确定发酵液中10-HDA,结果表示QYF005产10-HAD,含量能达0.25%.  相似文献   
53.
采用1,4-二氨基蒽醌作为发色体,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紫色预聚物,与聚乙二醇600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氨基蒽醌紫色聚氨酯微球。考察了乳化剂种类、用量、乳化速度、发色体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和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Span80)相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乳化剂更适合用于聚氨酯球的制备。SDBS质量分数3.5%(以油相为基准)的粒径分布最窄,微球粒径在350 nm左右。微球平均粒径随乳化速度增大而减小,在8000 r/min时粒径分布最集中。发色体在壳层体系中加入量为1 mmol时粒径分布系数最小,平均粒径500 nm。通过SEM和TEM表征,结果显示,聚氨酯微球粒径在500 nm左右,呈表面光滑的球形,内部呈空心结构。氨基蒽醌聚氨酯紫色微球印花织物颜色性能优异,且具有较高色牢度。  相似文献   
54.
虚拟同步机(VSG)在新能源发电侧及配电微网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离网模式转为并网模式需要VSG进行同期调节,待满足同期条件后,方可并入电网.同时,中大规模微网通常由多台VSG并联 而成,需保证微网中各台VSG在同期过程中均匀出力,而实际工程中部分VSG同期时会出现掉线恢复后出力不均的现象.为此提出了一种...  相似文献   
55.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石油,但是大量的含油污水伴随着石油生产大量产生,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含油污水的处理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气浮法和膜分离法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并初步探究了这两种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6.
建立三维确定性混合润滑数值仿真模型,该模型采用统一Reynolds方程系统法,耦合了固体力学分析、流体力学分析和接触力学分析;生成非高斯粗糙表面,基于混合润滑模型研究表面粗糙度、自相关长度比值和纹理方向对橡塑O形圈往复密封摩擦力、泄漏率、平均膜厚和接触面积比等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低速时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润滑区接触面积比增大,引起摩擦因数增大,平均膜厚先增大后减小,临界接触面积比约为40%;在混合润滑状态时,对于横向纹理粗糙表面,存在合适的自相关长度比值使得密封的摩擦因数和接触面积比最低;当纹理方向θ=π/10时,摩擦因数最小。  相似文献   
57.
某型轨道车辆一系轴箱钢簧在服役期间频繁出现断裂失效现象,影响运行安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运维成本。为分析钢簧失效原因并延长其服役寿命,对钢簧开展了断口材料测试和分析,明确其为典型的疲劳失效;同时根据相关动态测试结果,明确了钢簧失效原因是车轮十阶多边形激励主频与钢簧固有频率重合,产生共振,加剧钢簧的疲劳失效进程。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法提出优化弹簧结构参数的方案,并根据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优化方案的效果以及整车动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优化方案后,钢簧所受动应力明显减小,优化效果明显,整车动力学性能变化不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8.
以TC8钛合金为例,对比研究了计算法和连续升温金相法测定合金相变温度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方法获得TC8钛合金的相变点为1021.29℃,与金相法测得的结果(1017.5℃)很接近,误差在4℃以内.因此,计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金相法使用.  相似文献   
59.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以铸造碳化钨、钨铁粉、镍包石墨和铁基合金粉为原材料,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外加和内生联合W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硬度测试和磨料磨损试验对其微观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可以获得与基体冶金结合良好的涂层,硬质相除外加的WC颗粒,还有内生的WC、W2C、W3C、Fe3W3C和Fe2W2C等;随着混合粉末中除外加WC之外的W含量增加,熔池中合金液密度增大,可以减弱外加WC颗粒下沉;当W含量达到15%时,外加WC颗粒均匀分布在涂层中,没有团聚现象发生,且在外加WC颗粒周围有细小的原位WC颗粒生成,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损性能显著提高,涂层的平均硬度约为1300 HV0.2,耐磨性为Q235钢基体的10倍。  相似文献   
60.
分析预测海藻糖合酶的空间结构,并进行分子对接和序列比对,选择Lys490位点进行定点饱和突变。利用全质粒PCR方法构建饱和突变体库,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优势突变。经过筛选获得优势突变体K490L、K490I,对比分析表明,突变体K490L、K490I的转化率较原始酶分别提高了18%和15%。突变体酶学性质分析表明,K490L、K490I的最适反应温度及最适pH与原始酶保持一致,皆为25℃和pH 8.0,但两种突变酶的耐热性及耐酸性较原始酶有明显增强。在pH 7.0环境下,突变体K490L、K490I放置60 min后,剩余酶活力均达80%以上,而原始酶低于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