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2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Zn(NO3)2和C6H12N4为原料,在玻璃基片上用均匀沉淀法合成ZnO纳米棒.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产品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产品的形貌变化,探讨了Zn纳米棒的生长机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溶液浓度0.01mol/L、温度90℃、反应时间3h为最佳反应条件,得到尺度均匀的ZnO纳米棒,最小直径为80nm左右,推测ZnO纳米棒的生长机制为SLS型.  相似文献   
102.
在协同网络中,随着导航个体数目的增加,如何确定参与组网的导航平台并获取其状态与观测量的数据关联性是实现 小型规模的多运动平台协同导航的关键。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置信传播的多运动平台随机组网协同导航方法,采用随机有限集 对状态和量测量进行建模并附加标签,构造带有标签的多伯努利粒子滤波器,采用基于置信传播的多运动平台随机组网协同导 航方法,并利用运动目标平台与基站的绝对观测、运动目标平台与临近平台相对观测融合,通过粒子滤波器和置信传播对系统 中的量测信息进行处理,相比较于非参数置信传播算法扩展因子结构作为置信度算法的逼近,该算法实现概率数据关联进行导 航系统状态估计。 仿真和物理实验结果表明:非参数置信传播算法在不同基站和不同粒子数的解算结果性能较差;本文提出的 算法受基站个数和粒子个数的影响较小鲁棒性好,收敛性好,均方根误差不高于 0. 3 cm,精度高于前者一个数量级,该算法能 够有效获取导航平台的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03.
基于REDRAW 模型的黄河河龙间近年蒸散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婷  王忠静  罗琳  刘晓燕 《水利学报》2015,46(7):811-818
基于参照干湿限的遥感蒸散发模型(REDRAW)反演了黄河中游河龙区间5个典型子流域2000—2010年的蒸散发,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了区域蒸散发的年内和年际特征。年尺度流域水量闭合验证结果表明,REDRAW模型反演的区域年蒸散发多年平均为358.3 mm,接近降雨径流之差351.4 mm,平均相对误差2.6%,年尺度ET反演结果较为合理,说明REDRAW在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区域蒸散发与NDVI年内变化较为一致,年际变化存在一定正相关,11年间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区域NDVI的显著增加与植树造林等水保措施有关,结合流域的降雨径流等水文数据分析可知,植被覆盖的增加一方面增加蒸散发耗散,另一方面通过截留等作用促使径流减少。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究普通浮选药剂里加入纳米级煤对煤泥浮选的影响,采用冷冻研磨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级超纯煤,并对其表面特性进行了分析.在煤浮选捕收剂正十二烷中加入纳米煤,制备液固混合浮选捕收剂用于煤泥浮选.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润湿性分析表明,纳米煤颗粒主要以C元素为主,表面官能团以疏水性基团C-C和C=C为主,具有极强的疏水性.研究了正十二烷和纳米煤—正十二烷混合捕收剂对煤泥浮选的效果,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2种捕收剂作用后的精煤颗粒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结果 表明使用纳米煤-正十二烷混配的新型捕收剂得到的精煤颗粒表面微纳颗粒显著增加,说明纳米煤颗粒在浮选过程中能够粘附于煤颗粒表面,从而增强煤的疏水性,并且增加了煤表面的固体凸起点.在浮选过程中,当气泡粘附煤颗粒时,这些微纳颗粒能够加速水化膜的破裂,促进煤颗粒和气泡的黏附效率,提高煤泥浮选效率.  相似文献   
105.
以黄河下游为重点生态保护对象,构建水库生态用水调度模型,对黄河基准年和未来水平年不同情景的生态用水调度方案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现状工程条件下,通过水库生态用水调度,可以保障河道内生态用水;未来水平年,新增工程措施和流域需水管理可减少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缺水量,其中水需求管理对于缓解流域缺水效果最好;西线由于调水规模大,缩减缺水量效果显著,对于增加下游生态用水的边际效益较低;新增水库所增加的供水效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6.
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管理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然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节水管理制度,加强节水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7.
王海锋 《石油化工建设》2009,31(2):69-69,73
论述了总图设计中竖向设计的方法和原理,对总图设计中的场地平整,场地与道路竖向设计、建构筑物竖向设计、以及局部竖向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总图竖向优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8.
论述了总图设计中竖向设计的方法和原理,对总图设计中的场地平整、场地与道路竖向设计、建构筑物竖向设计、以及局部竖向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总图竖向优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9.
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缩短瓦斯抽采工程工期、降低瓦斯治理成本,高效抽采上被保护层的卸压瓦斯,在淮北芦岭煤矿开展了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的工程应用试验研究。论述了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的技术原理及抽采卸压瓦斯的地面钻井基本结构。根据试验结果,地面钻井共抽采10个月,累计抽采瓦斯量2.484Mm3。瓦斯抽采分为增长期、产气高峰期和衰减期3个阶段,其中,产气高峰期历时4个月,瓦斯抽采浓度为60%~90%,平均抽采量达10.6m3/min。配合其他抽采措施,对应中组煤的瓦斯抽采率达70.6%,残余瓦斯含量降为5.2m3/t,残余瓦斯压力降为0.53MPa,消除了中组煤的突出危险性。最后对地面钻井卸压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0.
干法分选可以解决缺水、高寒地区和遇水易泥化煤种的分选问题。文章应用实验室干式主动脉动气流分选装置对煤炭进行了全因素分选试验研究,并应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分选装置的气流速度和给料速度的交互作用对可燃体回收率、精煤灰分和精煤产率的影响最大,并得出在气流速度为9.44m/s、脉动频率为2.10Hz、给料速度为5.04g/s的条件下,三个指标分别为92.30%、17.57%和82.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