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4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梁任又  李裕熊 《核技术》1993,16(4):254-256
用标准丙氨酸剂量计对ER-200D型电子顺磁共振仪进行标定,并利用这一标定结果对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200MeV直线加速器周围的辐射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43.
44.
第四纪地质样品的ESR测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ESR测年法的发展、现状以及此方法的优越性。介绍了电子自旋共振的基本原理及ESR测年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对周口店石笋样品年龄(6×10~4a)的测定具体介绍了此方法的实际运用过程。最后,就ESR测年法的一些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尽管小信号用的硅 MOS 场效应晶体管已经大量生产和大量使用,但功率用的硅MOS 场效应管除了二、三篇报告以外还没有别的报道。高频大功率 MOS 场效应管所以出现较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出自 MOS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而使管芯面积增大,也就是说因为 MOS 场效应管的电流通路是在表面极薄的沟道层,所以为了流过大电流,管芯的面积就要增大,以取得电流通过的面积。同时,作为高频功率用的场效应管沟道长度要短,沟道宽度也要显著地加宽,就工厂生产技术水平而言,能否稳定地成品率较高地  相似文献   
46.
《粘接》1983,(3)
一、无机胶粘剂的基本特征如果低熔点无机物除外的话,现代无机胶粘剂的发展趋势是多组份无机物的组合。古老单一组份的无机胶粘剂(如水玻璃、氢氧化物胶体、石膏等)由于机械、物理、化学性能都很差,可以说在当前无机胶粘剂的研制中,已处于受排斥的地位。现代的无机胶粘剂外观通常是一种糊状物,即固、液两相混合而成。因此在粘接过程中,除考虑界面上液、固两相情况外,还必须顾及到胶粘剂内部液、固两相的情况,界面上固、固两相的情况以及粉料中固、  相似文献   
47.
本文在收集国外资料基础上,从离子镀一般原理与特点出发,着重阐明塑料离子镀的原理与技术上的特殊性,并介绍了它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8.
分析并指出Chou所建气动人工肌肉理想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气动人工肌肉理想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和仿真说明所建立的理想模型比Chou所建立理想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实验数据,为以后控制策略的选取以及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9.
描述了TFT-LCD彩色液晶显示屏的基本驱动原理,重点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mini-LVDS技术的驱动,并对Source driver、T-CON两部分电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介绍了利用这部分电路实现图像倒置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0.
对辽中凹陷南洼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将剖面解释与平面成图分析相结合,探讨辽中凹陷南洼旅大21油田和旅大16油田构造转换带的变形特征,并分析构造转换带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贯穿辽中凹陷南洼,在中央走滑断层、旅大16-3断层和旅大16-21断层的局部弯曲段形成旅大21油田增压型"S"型构造转换带、旅大16油田北部增压型"S"型构造转换带和旅大16油田南部释压型"S"型构造转换带,在旅大16-3断层和旅大16-21断层的叠覆区形成旅大16油田中部释压型叠覆型构造转换带。构造转换带改变了分段断层传递的应力,使三维空间应变守恒,采用断层的位移-距离法探讨旅大16油田中部释压型叠覆型构造转换带的变形特征。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控制优质储层的发育,控制油气运移过程和断层封堵。辽中凹陷南洼增压型构造转换带是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