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将实时内核μC/OS—Ⅱ移植到DSP控制器TMS320U12407A上所作的移植工作。讨论了临界区代码保护、任务切换以及2407的软堆栈等问题。分析了μC/OS-Ⅱ的任务堆栈使用机理,指出了其中占用较多RAM的缺陷,并提出了针对该缺陷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将实时内核μC/OS-II移植到DSP控制器TMS320LF2407A上所作的移植工作。讨论了临界区代码保护、任务切换以及2407的软堆栈等问题。分析了μC/OS-II的任务堆栈使用机理,指出了其中占用较多RAM的缺陷,并提出了针对该缺陷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3.
某300 MW机组在大修后启动过程中,因汽轮机临界转速区轴系振动严重超标,无法投入正常运行.该类型振动故障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了该异常振动故障的诊断过程以及消除振动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异常振动数据的分析,结合机组检修数据的分析,找出异常振动的原因;然后运用现场高速动平衡试验减小转子质量不平衡,并且采取适...  相似文献   
34.
以岩心、钻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对茨榆坨潜山的油源条件、储层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潜山烃源岩条件优越,油源主要来自东侧牛居—长滩洼陷。有效储层以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为主。在中北部潜山带的东侧、中南部潜山带的西侧存在供油窗口,是有效源储配置区。为下步勘探指明方向,促进茨榆坨潜山的整体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35.
高性能三维全保偏光纤矢量水听器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制了高性能的三维光纤矢量听水器,采用全保偏光纤结构消除偏振不稳定性影响、光频调制相位载波(PGc)技术消除随机相位漂移,实现了探测单元的全光化。优化结构设计,采用薄壁空心刚性圆柱结构作为弹性柱体,大大拓展了光纤矢量水听器的工作频带,同时保证了水听器探测灵敏度。经权威机构检测,该光纤矢量水听器的工作频带为20~2000...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对储水式电热水器内胆不同位置加热对出热水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对比试验验证并结合理论支持,研究使用热水量的多少与加热内胆中不同位置低温水的关系,满足消费者对不同热水容积的需求.确保大用水量时热水够用,减少少量用水的加热等待时间,同时避免加热多余的热水,做到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37.
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为了确定金的载金矿物及其赋存形式,利用显微测试技术对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原生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观察,确定原生浸染状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BSE)图像观察中均未发现自然金包裹体,故确定金在载金矿物中的赋存形式为次显微不可见金。  相似文献   
38.
运动目标检测的主要方法有相邻帧差法与背景减法,在背景减法中,准确的提取背景是运动目标检测的核心任务之一。背景提取的主要方法有均值法、中值法、Mode算法以及基于单高斯模型与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提取方法,前四种方法的求解过程比较简单,但对于复杂多变的背景,提取的准确性较差.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提取的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在分析三电平风电变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机侧、网侧控制策略,三电平SVPWM的调制算法和中点电位平衡问题的解决办法。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0.
煤层气藏开发是依靠排水降压,使吸附在煤基质微孔隙中的气体解吸后产出而建立的人工气藏,排水降压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气体的解吸与气井的产量,但对于排采中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与井间干扰情况,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技术分析手段。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区块杨家湾井区为目标区块,基于煤层气井生产数据划分为3个排采阶段,将各阶段的排采数据进行反褶积处理后,通过试井解释获取渗透率、压降半径等,进而形成井底压力、产量、渗透率等参数的分布图及压力、产量、压降等动态演化图件成果,再结合压力、应力场、排采动态、井间干扰情况等综合分析井区的生产动态。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高、低产水带分布与压裂形成的主裂缝方向一致,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②该区已形成大面积井间干扰,整体降压面已建立。结论认为,生产数据反褶积重整方法是煤层气开发动态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