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5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地区性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背景下,电网的调峰能力是制约风电并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某一实际地区电网一年的数据为例,计算风电出力和典型日负荷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单风电场出力和地区风电出力的特性,在风电出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不同风电出力场景下的调峰容量,选取用于调峰容量计算的地区风电典型出力特性。研究认为当地区电网并网风电容量较大时,考虑地区风电出力与负荷的相关性,采用逆调峰特性最明显的风电出力场景计算调峰容量是更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全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页岩气绿色革命",北美以外地区有20余个国家在进行页岩气前期评价和勘探开发先导试验,页岩气资源成为潜力较大、较重要的天然气开发目标。中国发育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煤系和湖相3类富含有机质页岩,都具备页岩气形成与富集条件,页岩气资源丰富。中国在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先导性试验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正在寻求实现页岩气资源有效开发。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分析了中国页岩气资源前景,指出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目前已在中国多处发现了页岩气资源,发展前景良好。与北美相比,中国页岩气形成与发展具明显的特殊性,许多地质与开发难题亟待解决。随着页岩气地质评价与开发理论创新及相关关键技术突破、经济条件改善和国家政策支持,未来中国页岩气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改变中国天然气发展乃至整个能源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限出力条件下风电场集群有功功率优化分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电网建设与风电场建设不协调、外送通道输送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风电场弃风问题日益严峻,且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结合中国大规模风电基地开发建设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超短期功率预测的限出力条件下的风电场集群有功功率优化分配方法。该方法将限出力条件下的风电场集群有功出力最大化、线损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将系统安全、风电场输出功率、风电机组频繁启停、低预测功率作为约束条件,许计及了联络线上有功功率损耗以及超短期有功功率预测误差的影响。以中国西北地区某风电场集群进行的箅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大巴山前陆盆地形成及演化与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以及大量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探讨了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形成及演化,分析了油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前陆盆地形成始于燕山中幕,盆地演化经历了J1-J21陆内坳陷湖盆阶段、J22-J3前陆盆地阶段、K1N盆地萎缩阶段以及喜马拉雅期最终定型阶段。大安寨段和凉高山组两套优质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侏罗系发育大安寨段、凉高山组自生自储型和下沙溪庙组下生上储型3套生储盖组合。有利勘探区带包括大巴山前冲断带、川北凹陷带和川中低隆起带。  相似文献   
15.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8  
近10年来,在高天然气价格、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页岩气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天然气开发目标,形成了适合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页岩气资源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在详细研究美国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基础上,探索了我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并针对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及威远气田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的页岩气资源做了初步预测。结果认为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丰富,不少于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量,是未来值得重视的重要天然气勘探开发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在详细研究未成熟及低成熟煤成烃源岩有机组分生烃潜力的基础上,将源岩中各种显微组分按生烃潜力大小以壳质组显微组分为标准实现标准化,提出评价煤成烃源岩原始生烃潜力的标准壳质化指数(MEI)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煤成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了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Ĵ����٪��ϵ-��ϵ��Ȼ���ĵ���ѧ����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文章通过四川盆地地震旦系-侏罗系含气层系中天然气的烃类组成、非烃组成及碳氢同位素组成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成熟度、运移和混合作用等。四川盆地天然气的组成特征不仅受母质类型的影响,而且受成熟度的影响。根据碳氢同位素组成,可以将四川盆垢天然气划分为株罗系“浅层”油拌生腐泥型气、上三叠统热成因腐殖型气及中三叠统-震旦系“深层”油裂解腐泥型气等三大类型。根据分析资料推断,川西株罗系、川东卧龙河上三叠统及石碳系的天然气为运移次生成因。三叠系嘉陵江组、二叠系石炭系的天然气普遍具肌位素倒转现象,认为这是由于天然气混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农村能源利用率低、能源供应可靠性差、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设计了计及不确定性的农村虚拟能源系统两阶段模式。首先,从农村能源供给与农村能源需求的特性出发,设计考虑农村能源特性的虚拟能源系统框架;其次,分析农村虚拟能源系统的参与主体,设计多主体参与的农村虚拟能源系统投资模式,并从政府、企业、用户等主体出发,构建评估体系,优选农村虚拟能源系统的投资模式;然后,引入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刻画农村虚拟能源系统中负荷、出力及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农村虚拟能源系统的运营模式;最后,以中国北方某农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虚拟能源系统两阶段运营模式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能源互联网平台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信息支撑及市场化运营的集中体现,对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助力能源互联网战略及碳中和战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研究主要针对能源互联网平台架构及其支撑技术,缺少对其市场化商业模式的探究.文章首先从物理层、信息层、应用层设计能源互联网平台总体框架,并以应用层为基础,从数据化服务、清洁能源供应...  相似文献   
20.
寻找一种能够有效表征海相页岩有机质碳化现象的可靠证据,是当前开展古老地层页岩气选区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为此,以钻井岩心、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富有机质页岩的电性特征,探索研究了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碳化现象及其对页岩气赋存条件的影响。获得以下认识:1电性实验证实,川南地区筇竹寺组富含有机质页岩已出现有机质碳化特征,根据极高成熟度、富有机质页岩的干岩样低电阻率特征和井下超低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能够直观判断有机质的碳化程度、评价烃源岩质量;2川南南部长宁地区筇竹寺组页岩表现为干样低电阻率和低—超低测井响应特征,有机质已出现严重碳化现象,威远地区筇竹寺组页岩电阻率曲线基本正常,石墨化程度介于龙马溪组和长宁筇竹寺组之间;3中高电阻率页岩在生气潜力、基质孔隙发育程度和对天然气吸附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超低电阻率页岩;4川南北部犍为—威远—潼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具有中—高电阻率特征,钻井已获工业气流,为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