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工业技术   19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针对目前油库定量发油过程具有非线性、滞后性等特点,常规PID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蚁群算法优化PID参数的控制方案。在PID发油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蚁群算法,通过蚁群迭代寻优的方式优化PID控制参数,从而实现油库发油的稳定性。在控制系统中,采用S7-1200 PLC为控制器,通过SCL语言实现算法,PID参数基于蚁群算法动态优化。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较PID参数Z-N整定法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超调量减少58%,能够使发油控制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2.
机械臂在生产线上抓取组装完成的离合器后,需要准确地将离合器放置在自动导引车(AGV)的下料位置.针对AGV入库时位置不确定,机械臂无法准确实现下料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离合器下料定位系统,并针对AGV尺寸较大、单相机定位存在精度差、定位不稳定的重要问题,采用双目定位提高精度和稳定性.实际使用结果表明:基于VisionPro视觉软件设计的AGV特征识别视觉定位系统具有很好的定位结果,定位精度为±0.5 mm,运行时间小于2 s;能够引导机械臂快速、准确地完成离合器下料任务,满足工业实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43.
无模型控制是一种不依赖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对于复杂系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大时滞系统控制的稳定性和快速性是一对相互对立的问题,以往较多关注其稳定性研究,对其快速性研究较少。为此,在基本无模型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功能组合控制方法的思想,在泛模型中引入速度因子v( k),得到一种改进的无模型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无模型控制方法对大时滞系统的控制速度,兼顾其控制稳定性和快速性。对改进无模型控制方法的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性及收敛性证明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Matlab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提高对大时滞系统的控制速度。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决存在障碍物的混合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动态传感器调度问题,构建了基于生成图的调度算法和模型.利用基于网格的技术获得了障碍物的规整化图形;根据基于生成图的算法,使得最短路径的搜索空间限制在连通图中;在实现最短避障路径的基础上,获得了动态传感器的能量有效性的调度目标.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为了提高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系统中速度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群搜索优化(IGSO)算法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速度估计方案。首先,分析了PMSM磁场定向控制(FOC)系统模型;然后,将电机的d-q轴电压、电流和转子速度作为状态变量,构建EKF中的状态方程来估计转速和负载。同时,为了提高EKF的估计性能,以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平方误差积分(ISE)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IGSO算法来优化EKF中的噪声协方差矩阵Q和R,以此获得最优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系统能够精确估计出电机转速并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6.
针对通信带宽受限的网络环境,引入一种基于动态事件触发机制的数据传输策略,研究了一类非线性网络化系统在随机网络攻击下的有限频域故障检测问题。首先,在考虑故障灵敏性和扰动鲁棒性的前提下,利用状态增广的方法将原系统的故障检测问题转换成H-/H∞滤波问题;然后,在考虑扇区有界非线性和随机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将故障的有限频域特性考虑到H-性能指标的设计中,并结合有限频输入特性,给出有限频故障输入下的故障检测滤波器与动态事件触发机制的联合设计算法;最后,通过搅拌釜式反应器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基于LS-SVM模糊推理的谷氨酸发酵过程流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发酵过程发酵阶段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LS-SVM)提取并简化模糊规则的推理优化控制方法。利用能够在线测量的物理量,如CO2生成速率和NH3的添加量等,在线判定发酵过程所处的阶段,然后依据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各个时刻葡萄糖的流加策略,完成了对分段连续流加补料的稳定控制。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针对传统支持向量机对训练样本内的噪声和孤立点比较敏感,导致建模精度不高的问题,将模糊集理论引入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中,建立一种基于数据域描述的模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数学模型,该方法将样本映射到高维空间,在高维空间中寻找最小包含超球,然后根据样本到超球心的距离确定模糊隶属度的大小,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提高了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训练精度,将此模型应用于谷氨酸发酵过程菌体浓度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阵列微流道电场辅助辊压成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宝  潘丰  杜默  万敏 《机械工程学报》2022,58(20):231-241
提出了电场辅助辊压成形制备大面积阵列微流道结构的工艺方法,修正了传统辊压理论模型,发现增大辊半径和辊齿间隙与齿宽之比可以提高填充高度。通过建立阵列微流道电流辅助热-电-力耦合有限元仿真模型确定了“板对板”通电方式以及辊压工艺方案,开展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电场辅助SUS304不锈钢阵列微流道辊压成形试验。结果表明,在辊压成形过程中,板材表面温度分布均匀,但板材横截面电流密度分布不一致,导致微流道不同区域应力分布不同,高密度电流可以降低流动应力的大小且减弱微流道不同区域应力的差异。在工艺参数方面,适当增大辊压力可以提高微流道成形质量,较低的同步辊速有利于微流道的成形。在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下制造出的微流道平均宽度为0.302 mm±0.011 mm,平均深度为0.362 mm±0.010 mm。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