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冲击电压作用下绝缘子表面电荷的积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冲击电压作用下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分布及冲击电压幅值对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影响的结果表明 :在极不均匀场中 ,绝缘子表面的电荷密度并不总是随着冲击电压幅值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在预闪络条件下表面电荷密度会由于预放电电流等离子体的中和作用而减少 ;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与电极形状有关 ;积聚在绝缘子表面的电荷主要来源于绝缘子表面气体侧的局部放电 ;在一定的条件下冲击电压作用下的表面电荷积聚与直流电压作用下的表面电荷积聚一样严重  相似文献   
12.
气-固交界面绝缘子表面电荷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文对绝缘子气 -固交界面电荷积聚的法向场强模型进行了分析 ,发现现有的法向场强模型只能解释气体侧有微放电情况下的电荷积聚问题。通过实际测量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分布 ,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首次通过实验观察到直流电压作用下 ,在一定的电压幅值范围内 ,随着电压作用时间的增加 ,绝缘子表面电荷的极性会发生不断反复的翻转。这与国外研究者认为的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会随着电压作用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 ,进而达到饱和的结果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一实验现象与本文的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绝缘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混合气体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着重讨论了低六氟化硫 (SF6 )含量的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以及国际和国内在这方面的产品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小地区电网负荷峰谷差,增强电力系统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同时提高电动汽车用户响应积极性,以地区电网等效负荷波动最小和用户充电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考虑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ehicle-to-grid,V2G)模式并计及风电和光伏出力的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以合理安排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行为.定义了各目标的隶属度函数,通过运用最大模糊满意度法,将该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并应用自适应权重粒子群寻优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调度方案.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对电缆绕组变压器的绝缘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电缆绕组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特别是耐受VFTO的能力要优于传统的电力变压器  相似文献   
16.
均匀场中SF6二维流注放电模型的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湘汉  汪沨  邱毓昌 《高电压技术》2008,34(7):1358-1362
为了对SF6气体的放电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使用含电子、正离子、负离子的连续方程对SF6气体的放电过程建模,通过耦合泊松方程进行了解决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影响的研究。使用通量校正传输法(Flux-Corrected Transport)求解连续方程,并首次实现了二维情况下的SF6放电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过程考虑了带电粒子及中性气体分子的电离、吸附、复合、扩散以及光电离等过程。从仿真结果可见,SF6放电时的电子崩转化成了正、负流注,并且光电离过程加速了流注的发展。通过仿真使得SF6流注放电机制的研究从定性变为定量,这对于进一步研究SF6及相关气体的放电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西北风力强劲的特殊气候条件,本文设计了一种特高压直流耐压实验用的新型防风抗晕24分裂导线.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模拟电荷法,通过求解空气-多分裂导线流场的二维RANS控制方程和相应的电位系数矩阵,分析计算了不同分裂数、子导线直径、间隔盘半径与导线间距比的防风抗晕导线在风速场中的气动力特性及三维电场,导线设计以抑制电晕和减小风偏角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导线的电场-流场特性,确定了实验导线的子导线直径、分裂数、间隔盘半径等优化设计参数.计算表明,对于多分裂实验导线,存在子导线间干扰效应最大的临界导线间距比,分裂子导线间的干扰效应能显著影响导线风偏角;在13.8m/s的水平风速下,实验导线风偏角被抑制在25°以内,导线表面最大场强被抑制在27kV/cm以内,防风抗晕导线在大风条件下具备较好的电气性能与力学性能,能够确保耐压实验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户外高压直流复合绝缘子空间电荷的积聚情况,笔者以实际运行中的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对绝缘子空间电荷分布情况进行仿真研究。由于户外复合绝缘子易于受环境影响而导致表面电导率不均匀,文中引入了表面电流密度这一影响因素,从电磁场基本方程组出发,建立了计算模型。从仿真结果可知,在负极性电压作用下,复合绝缘子在伞裙护套交接处一定范围内电荷积聚量最大,且电荷极性与相邻电极极性一致;当阴极端第1个伞裙表面局部粘附污秽时,第1个伞裙上表层处空间电荷密度增大,下表层处空间电荷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MC)中非线性元件带来的建模难题,应用Park变换技术,给出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模式下MMC不含开关元件的等效电路模型详尽的演化过程,得出了多电平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电压、输出侧电压和输入电流的解析表达式,以及电压增益、输入电流、稳态时变压器变比的仿真特性曲线。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MMC主电路小信号模型和状态方程。并首次用构造Lyapunov函数的方法分析MMC稳定性,避免了对高阶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为MMC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GIS局部放电检测设备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和GSM的GIS局部放电报警系统.GIS局部放电报警系统由一个信息中转站和若干个传感器节点组成,传感器节点获取GIS工作状况信息,通过nRF24l01无线模块将信息发送给信息中转站,信息中转站再利用GSM模块将各传感器节点发来的信息发送给GIS站管理员,实现了对GIS局部放电高效的实时在线监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简单、经济、工作稳定、监测范围广,当GIS发生局部放电时,系统能准确地发出报警信息;传感器节点使用1000 mAh的锂电池供电可持续工作超过211天,信息中转站采用20 Ah的铅酸电池供电可持续工作超过58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