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2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二(口恶)英分解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 言焚烧处理技术凭借其高效快捷和显著的减量效果在城市固体废弃物 (MSW )处理领域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 ,焚烧过程的二次污染尤其是二英的排放成为限制焚烧处理推广的瓶颈问题[1,2 ] .目前我国的垃圾焚烧过程排放二英限值为 1 0ng  相似文献   
62.
针对生物处置技术中的生物好氧堆肥方式和阳光房厌氧发酵方式处置易腐垃圾,建立模型并收集能源和环境排放的数据,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填埋、焚烧方式对比。结果表明:在能源消耗方面,阳光房厌氧发酵处置的能源消耗为61.190 MJ/t易腐垃圾,生物好氧堆肥处置的能源消耗为642.376 MJ/t易腐垃圾;在环境影响方面,生物好氧堆肥处置对环境影响的加权值为-20.237,阳光房厌氧发酵处置的为0.302。在能源消耗方面,阳光房厌氧发酵处置易腐垃圾方式低于生物好氧堆肥方式,但均高于填埋、焚烧处置方式。在对环境影响方面,生物好氧堆肥方式为最佳方案,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阳光房厌氧发酵方式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仍优于焚烧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63.
通过自行设计的能进行大物量热重分析的实验装置,对垃圾典型组分(纸屑、木屑、织物、塑料、橡胶和厨余)及其模化组合的快速热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列出了单组分热解实验部分的实验结果,并同程序升温热解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64.
一、立项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率逐步提高,伴随产生了大量污泥。我国的污水收集体制存在着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混排的实际情况,导致污泥中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指出:"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污泥作为低质燃料在火力发电厂焚烧炉、水泥窑或砖窑中混合焚烧"。污泥干化后在燃煤锅炉协同焚烧是一种因地制宜、节能减排的污泥无害化处  相似文献   
65.
石灰石对流化床焚烧炉结焦结渣的抑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有机浓缩废液焚烧过程中,石灰石添加剂对流化床焚烧炉结焦结渣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加入石灰石添加剂,焚烧炉运行比较稳定、床层流化正常,渣样晶相组成主要为Na6Ca3Si6O18、(Na0.8-Ca0.1)2SiO4、Ca2SiO4等高熔点物相,渣样结构比较疏松;晶粒没有熔融衔接;说明加入石灰石能够很好地抑制焚烧炉的结焦结渣.  相似文献   
66.
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典型高热值危险废弃物——染料残渣的热解过程,分析了在程序升温下的热解失重变化情况;同时用红外光谱仪(FTIR)对热解气态产物进行实时跟踪检测分析,研究了热解产生的CO2、CO、SO2、HCN等各种气体浓度随时间(热重温度)的变化。此种废弃物热解过程中,SO2的排放在较低温度(257℃附近)就出现高峰。热解中还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有毒气体氰化氢析出峰,可将该温度段热解气体在有氧环境下燃烧使之分解破坏后排放。可以考虑绝氧干馏燃前脱除污染物的焚烧方法。  相似文献   
67.
对典型污泥和煤混合燃烧发电系统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即用汽轮机回热系统的部分蒸汽对污泥进行干化预处理,并基于(火用)分析原理建立了数学计算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回热抽汽口蒸汽参数较高时,干燥器的热干燥效率ηdry在取值范围内存在最小值,使系统有优化效果;当回热抽汽口蒸汽参数较低时,ηdry在取值范围内取任意值都可使系统优化,且系统(火用)效率随着污泥含水率α的降低而升高,当α降低到40%左右时(火用)效率的变化减缓.经比较,该文的数学模型与热量法计算结果相比误差很小,且计算简单、便于分析,可用于实际工程.在实例中,系统经过优化后发电量提高了17.4%,优化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8.
循环流化床床内受热面磨损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自行开发的磨损传感器进行测试,研究循环流化床中不同部位的磨损分布。试验发现:稀相区的受热面的磨损情况相对较轻,运行风速的影响也较小,磨损指数小于2;密相区受到颗粒的磁撞,其磨损较严重,且随风速增长较快,其磨损指数为3.5;而顶棚受热面由于炉膛气流的转弯受到颗粒的高速撞击,表现出了较高的磨损率,而且随运行风速的影响也非常大,磨损指数大于4,是试验中发现最严重的磨损区域。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循环流化床的防磨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图6参8  相似文献   
69.
流化床焚烧垃圾的关键问题及预处理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垃圾预处理是保证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稳定运行和抑制污染物排放的关键环节,尤其对于未采取分类收集垃圾的城市,这一环节更显得重要。基于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垃圾收集方式和特性以及垃圾预处理措施现状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简化垃圾预处理系统、采用垃圾掺烧少量煤是现阶段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现"垃圾质"均一化的有效措施。图3表1参12  相似文献   
70.
基于差分法的图像粒子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差分法配合灰度拉伸对颗粒运动图像进行了处理,直方图分析表明,像素在灰度上的分布特性与颗粒运动的剧烈程度具有相关性。差分图像中高亮度像素越多,颗粒运动越剧烈。随运动剧烈程度的降低,灰度相近的像素,其亮度由高向低变化。除去低亮度区域内自噪声的影响后,以对数函数为权值,在考虑了一定亮度范围内的像素分布后,提出了一个用于评价颗粒运动剧烈程度的指数。将其应用于流化床气泡生成图像序列表明,这种处理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颗粒的运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