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目前线路资源、维护任务和网络质量无法统一管理与集中监控的现状,在研究资源模型、任务流程和工作场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 GPS(全球定位系统)智能终端的整体运维管理方案,并进行了管理流程、信息交互、数据验证、用户界面功能的设计与系统实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提高了干线传输线路运维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网试点工程"长沙金南110 kV智能变电站"的组网方案,根据系统的组网方案引出站内IEEE 1588对时系统的实现方案,详述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3层设备组成一个网络后的具体对时实现方法,提出验证站内IEEE 1588对时性能的具体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湖南长沙220 kV林海智能变电站网络的现场调试情况,分别对站内网络组建、组网正确性验证及网络性能测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并给出具体的测试方法或建议,为后续智能变电站网络现场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某电厂660 MW机组整套启动空载试验时发电机中性点电压输出为0的异常现象,结合机组一次接线分析原因,并进行逐项排查验证,最终确定为接地变到发电机中性点封母内母线接地所致。  相似文献   
15.
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和电力精准切负荷控制系统是时下科研及工程热点,紧急控制系统是二者结合点,可在进一步挖掘储能电站效益的同时,实现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紧急支撑。本文基于长沙电池储能电站一期示范工程调试经验,全面分析时下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构成及运行原理,深入探讨储能电站紧急控制系统架构、策略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主变保护励磁涌流制动功能的一种现场测试方法,介绍了测试系统的各装置功能及整体实施方案。该测试方法运用电力系统数字仿真软件DDRTS作为测试系统主机,通过研究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的机理以及波形特征,在DDRTS中搭建了变压器仿真测试励磁涌流模型,将仿真数据实时同步传输给现场主变高中低三侧的采样合并单元,通过现场主变保护的动作情况与故障录波验证了该测试方法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7.
张铁  欧阳帆 《焊接学报》2012,33(12):9-12
针对复杂曲线焊缝,对一台机器人夹持待焊接的工件,另一台机器人对物体进行焊接的双机器人协调焊接运动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双机器人协调焊接坐标系,采用非主从式运动学轨迹规划,给定待焊接物体上某一点u的位姿,通过点u到焊接机器人和夹持机器人工具末端的两个约束矩阵,分别计算得到焊接机器人和夹持机器人的末端轨迹;焊接过程采用船形焊缝约束,保证焊枪与焊缝在弧焊过程中始终处于接头成形良好的位置,建立双机器人协调焊接Solidworks-SimMechanics仿真平台,并对一个管道直角钢制弯头的协调焊接进行了运动学轨迹规划和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平台能精确和有效地对双机器人协调焊接运动进行任务规划和分析,机器人运动轨迹与规划的轨迹一致.  相似文献   
18.
潘恒韬  欧阳帆  简桂平  詹红平 《硅谷》2012,(21):150+146-150,146
通过对CPC、EPC系统在硅钢重卷机组的应用,介绍其工作原理,结合实践经验重点描述系统的调试方法,利用CPC系统解决机组圆盘剪只能对称剪切的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EWOD的锥形管状结构液体变焦透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质上电润湿(EWOD)的液体变焦透镜的新结构.它由一个依次覆盖有ITO透明导电薄膜及疏水介质膜的下极板、悬在其上的一个内外壁均覆盖有疏水层的玻璃锥管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导电液滴组成.通过改变ITO与液滴之间的电压大小,透镜的曲率及位置能同时被调节,从而实现对透镜焦距的调节.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在0~50 V电压下可实现对2 cm至无穷远处物体的聚焦.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介绍110 kV曾家冲和220 kV林海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的基本情况、互感器的应用、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实现及二次系统的组网方案,对比分析2个站技术应用之间的区别,并归纳总结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