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本文简介了SCADA系统,并分析了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历史数据库是SCADA系统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于Delphi强大的数据库功能,按照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电网SCADA系统的历史数据库,介绍了本次设计的总体结构及该历史数据库的特点。经过实践证明,该历史数据库界面友好,具有数据筛选、储存、查询以及报表打印等功能,而且具有数据集成化、结构开放式、能够处理异常并实现软件的安全保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42.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增大,电网调峰能力和频率稳定问题已成为新能源消纳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一种考虑调峰、频率稳定以及机组调节性能等稳态、动态平衡条件约束下的新能源消纳能力综合评估方法。考虑联络线调峰,计算电网的新能源渗透率。通过应力和寿命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机组频繁调节下的寿命损耗,分析对新能源接纳能力的影响。并把频率稳定作为重要约束条件,分析不同类型扰动例如一般扰动和严重故障限制下的新能源消纳水平。分析结果揭示了不同因素下的交互制约关系,提高了评估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系统性和适应性,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3.
针对双馈型风电场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馈电机以及变流器的等效模型。基于动态等值阻抗解析式分析了并网阻抗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控制器转子侧内环增益对次同步频带阻抗特性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宽频带转子附加阻尼控制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该抑制措施实施于双馈型风机转子侧变流器控制中,无须附加装置,利于工程实现。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该抑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在暂态工况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4.
基于解列信息触发的孤立电网紧急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大区电网互联、大容量直流输电及第三道防线动作的延时和不确定性对紧急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缺乏快速主动控制措施是导致电网联络线解列后大量潮流跨网转移和孤网内安全稳定形势恶化演化,继而引发系统相继解列和最终崩溃的关键原因。在分析总结导致电网解列的因素和解列后孤网面临的主要安全稳定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离线-在线”相协调的包括控制主站、控制信息子站和执行站三层结构控制的基于解列信息触发的孤立电网紧急控制方案。通过离线基于性价比、在线基于量化的交直流控制措施的控制性能指标完成策略的搜索和优化制定,确保电网紧急状态解列后具有快速主动有序的控制措施。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随着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比例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发电参与系统一次调频提出了具体要求.频率调差系数是评估新能源电站一次调频调节量的重要指标,系统对于新能源电站的调差率是预设的.然而系统发生频率波动时,无法预知新能源电站的运行状态,单一控制参数下新能源电站无法保证调频量满足系统需求.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调频量闭环控制的新能源电站一次调频控制参数动态修正方法,根据新能源电站的运行状态,动态调整其频率调差系数,使得新能源电站运行在不同状态下均可以满足调频要求,支撑系统频率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针对电网大面积停电后黑启动分区划分问题,提出一种以分区联络线之和最少及总体操作最优为目标的数学模型。通过定义最小拓扑关系矩阵、节点关系矩阵和分区状态矩阵实现了对数学模型的解析描述,将对数学模型的求解转化为0-1优化问题。针对0-1优化问题多为NP-hard问题的现状,提出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求解。构造了计及各项约束条件的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给出了对应的求解方法。利用IEEE-39节点系统对所提模型及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分区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表明所提的模型正确,求解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7.
韩悌  柯贤波  霍超  韩连山   《陕西电力》2020,(4):9-12,27
随着西北电网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直流外送规模持续扩大,当前多直流、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应对严重扰动能力不足,电网的暂态稳定问题制约了直流外送水平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定性分析了大功率直流冲击、高占比新能源对电网稳定性影响,从加强电网规划、强化电网安全稳定三道防线、加强新能源发电低电压穿越适应性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增强电网稳定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多类型电源汇集直流闭锁切机后可能衍生出系统稳态电压越限问题,且不同切机组织方式的影响不同,同时各类电源的切机控制代价不同,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兼顾系统安全性与控制经济性的优化切机策略。分析了直流闭锁切机后系统电压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事故后关键母线稳态压升与控制总代价的切机策略优化方法及实现步骤。首先在满足系统暂态功角、频率、电压稳定的条件下,确定直流故障后所需总切机量;其次根据切除不同类型电源对事故后系统稳态压升的影响,对各类电源的切机顺序进行排序;最后基于事故后系统稳态压升的约束,以控制总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最终确定优化后的切机策略。实际电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兼顾了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49.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构网型储能控制策略。然而,由于模拟同步发电机外特性导致的非线性功角关系,VSG与同步发电机类似,在严重扰动下容易与电网失去同步。为此,分析并网VSG的大信号功角稳定性,提出一种提高功角稳定性的附加阻尼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将线性化模型与非线性化模型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方法。采用线性化模型对阻尼比和频率变化率(RoCoF)进行定性分析,说明附加阻尼方法可以在不降低频率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功角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化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准确评估电网故障后VSG的功角稳定性。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在有功功率控制回路中,引入附加阻尼可以提高VSG的功角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
针对电网大面积停电后黑启动分区划分问题,提出一种以分区联络线之和最少及总体操作最优为目标的数学模型.通过定义最小拓扑关系矩阵、节点关系矩阵和分区状态矩阵实现了对数学模型的解析描述,将对数学模型的求解转化为0-1优化问题.针对0-1优化问题多为NP-hard问题的现状,提出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求解.构造了计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