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5篇
工业技术   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基于独立随机矢量协方差特性的谐波发射水平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随机矢量协方差特性的用于估计系统侧谐波阻抗及用户谐波电压发射水平的新方法。根据公共耦合点处谐波电流与系统背景谐波只有弱的联系,利用随机矢量协方差特性抵消偏差量方程中背景谐波变动项,解得系统侧谐波阻抗,并跟踪计算用户谐波电压发射水平。根据模式识别向量相似度原理提出影响因子,用于判别背景谐波变动对估计结果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实验电路的仿真和现场测试案例的分析,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抑制背景谐波变动带来的估计误差,估计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网中的高比例渗透,产消者作为新型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日益受到关注。基于合作博弈的产消者联盟电能交易可增加产消者的整体收益,产消者采用动态联盟结构可提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协调能力。为此,提出基于多代理系统(MAS)的产消者联盟运行框架,以及在此框架下产消者联盟电能交易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使用分布式分支界限算法求解最优联盟结构下的产消者电能交易策略;下层模型根据更新的交易电价调整产消者购售电计划。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及模型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需求与低碳化目标,提出一种计及源荷双侧碳排放责任的多级灵活性资源规划方法。上层模型投资决策风电、光伏、灵活性资源的配置容量和煤电超低排放改造比例;下层优化运行模型基于典型日灵活性需求多级分解结果,调用资源灵活性供给能力,实现系统多级灵活性供需平衡,并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提出源荷碳责任因子,将碳排放责任分摊至包含新能源在内的源荷双侧。最后,对改进的IEEE RTS-24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规划模型可以引导传统燃煤型电网主动向新能源主导型电网转变,并实现系统多级灵活性供需平衡与源荷双侧碳责任的合理分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对极地光伏发电功率做出预测,提出一种基于GA-GNNM的极地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气候因素数据以及光伏发电数据中缺失、异常部分进行清洗归一化处理;通过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MRMR)选择最佳的气候特征组合,构建多维气候特征数据集;并将其输入到K均值聚类算法中完成不同季节天气类型聚类划分,...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用户对于需求侧调控的响应存在相当比例的不确定性,当电动汽车充电信息不完整时,高效处理充电行为不确定性问题的方法仍然较少。因此,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对用户响应不确定性进行精确建模,并量化评估了相应的机会收益和风险损失。首先,为了量化分析聚合商对电动汽车预测响应率与实际响应率之间的可接受偏差度,将聚合商确定性的成本决策问题转换为计及电动汽车响应不确定度的优化问题。其次,根据聚合商对于策略风险成本的接受程度,将调度模型分为乐观型和悲观型。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依据给定成本与预期成本的偏差分别生成对应的机会策略和鲁棒策略,不同风险偏好的聚合商可根据此算法结果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来保证期望收益。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有限充电信息环境下,所提算法能有效应对电动汽车响应不确定性问题,降低电动汽车充电聚合商的总调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含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中调频资源缺乏且源荷参与调频意愿较低而导致的系统频率稳定性下降问题,通过辅助服务机制激励风电机组与可控负荷提供调频辅助服务,提出一种计及综合经济效益最优的源荷协同调频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双馈异步风电机组调频、可控负荷一次调频、柴油机惯量调频以及一次调频计算提供辅助服务的效益和成本,综合考虑微电网的调频经济效益及调频效果,利用深度信念网络优化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减载率、虚拟惯量、下垂控制及可控负荷的控制参数,实现双馈异步风电机组、可控负荷及柴油机多时间尺度的协同调频。通过搭建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模型仿真验证了源荷协同调频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使源荷提供辅助服务后能获得最优经济效益以及较好的调频效果,可有效挖掘源荷提供调频辅助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电网的逐渐电力电子化引发了谐波谐振、系统不稳定。为获得系统详细的谐波交互情况和不稳定模式,针对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首先基于谐波状态空间(HSS)理论建立其双电流环控制下的数学模型;其次深入研究公共连接点处电网背景谐波电压对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和交流侧电流的影响,以及直流侧电压扰动对交流侧的影响;同时推导出谐波交互的耦合系数矩阵,并分析耦合特性;然后在HSS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阻抗分析法揭示了弱电网情况下逆变器谐波振荡产生的机理;最后将实验、仿真模型结果与数学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以及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潘华  姚正  林顺富  方静  颜静汝  高旭 《现代电力》2022,39(2):169-181
为解决电–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中热电供需矛盾导致的弃风及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含光热电站及热泵的IES低碳调度优化模型。首先,在能源侧利用热泵的供热灵活性,打破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限制;考虑光热电站与CHP机组联合运行,进一步提升CHP机组运行的灵活性。其次,对IES中各设备容量进行优化配置,针对风电、光伏及光热出力的不确定性,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进行处理,提出风险规避鲁棒模型。最后,通过9节点测试系统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并划分不同场景验证光热电站及热泵对IES的优化效用。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当前配电网灾后抢修策略制定时,未充分考虑道路阻断和交通延误影响抢修进程的问题,提出了考虑交通网延误的配电网灾后滚动抢修策略。首先,建立了计及交通网延误的灾后滚动抢修策略框架,以道路延误函数与路口延误函数建立实时交通网延误模型,通过Floyd算法得到各故障点间最短通行时间矩阵。其次,建立考虑交通网延误的灾后抢修策略双层优化模型,外层以加权失电负荷最小和抢修总时长最短为目标,得到各抢修班组抢修链。内层以最大化恢复失电负荷为目标,得到紧急恢复方案。在抢修过程中根据交通网信息更新最短通行时间矩阵,滚动后续抢修策略。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灾后滚动抢修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双电枢绕组电励磁变磁阻电机结构简单且适合在极端环境中运行。针对该电机结构参数变量多,非线性特征明显,常规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反映结构参数与多优化目标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距离权重的快速回归建模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相融合的结构优化方案。首先,依据磁场调制理论和绕组函数理论推导电机空载反电势和相绕组自、互感模型,并对优化目标进行定性分析;其次,采用缩减样本空间的综合敏感度分析方法,筛选出高敏感度结构参数,并基于改进距离权重的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电机模型,映射高敏感度参数与多优化目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然后以电机容错性能、电压波动和振动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在设定约束条件下进行结构参数全局寻优。优化结果表明,所选的优化参数能够抑制12%的电机径向力波并在故障时减缓电机25%的相电流;最后,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