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纳米α-MnO2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用KMnO4和MnSO4水溶液作为原料,用液相沉淀法制备无定形α-MnO2·nH2O.对样品进行比表面积测定(BET)、XRD、SEM等测试.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行为.合成的无定形α-MnO2·nH2O在0.5mol/L的Na2SO4电解液中,在0~0.9 V(vs.SCE)范围内,电流为10 mA,2 mV/s的扫描速度下的比电容可达126.4 F/g.无定形α-MnO2·nH2O是较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22.
利用微机控制微区电流密度分布测量系统,现场测定了扣式锌—空气电池及金属—空气电池组中空气电极微区电流密度分布,研究并分析了空气电池气室中气相传输过程。结果指出气体在空气电池气室中的气相传输分布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讨论了影响传输分布诸因素。  相似文献   
23.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储存性能衰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考察了国产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充放电性能以及电池内阻、隔膜电阻和充电过程中产气量等参数随电池储存时间的变化。通过SEM和XPS分析了电极和隔膜表面形貌及组成的改变,初步讨论了国产电池储存性能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期延长,电池放电容量,尤其1.1A电流下放电容量衰退较大,内阻及隔膜电阻增大,充电过程中电池内产气量剧增时间提前,同时正极膨胀变形,隔膜纤维变粗,孔隙减小,且有杂质嵌入,负极表面有氟元素富集。另外,负极表面的氧化作用随储存期延长而加强  相似文献   
24.
锂离子电池耐过充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己基苯和二甲苯作为耐过充添加剂加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环己基苯和二甲苯分别在4.70 V、4.66 V(vs.Li/Li )处发生电聚合反应。聚合物几乎全部覆盖在隔膜表面,阻断了反应,改善了电池的安全性。添加5%添加剂的电池,均可耐3C1、0 V过充电,且对电池正常充放电时的电化学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5.
郑明森  马军  董全峰  林祖赓 《电池》2007,37(3):199-200
用SEM和EIS法研究了LiCoO2材料表面SEI膜的形貌特征及锂离子在其中的扩散动力学行为.SEM结果表明:化成后的LiCoO2材料表面存在SEI膜,其形貌和厚度与溶剂密切相关,在PC溶剂中形成的SEI膜要比DMC溶剂中形成的薄.EIS结果显示:锂离子在SEI膜中的扩散过渡时间比在LiCoO2材料中小1个数量级,但是扩散系数却小3~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6.
采用光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复合缓蚀剂对钢筋钝化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缓蚀剂的加入没有改变钢筋钝化膜的晶体结构和电子性质,它仍然是无定形n型的半导体成相膜,但对抑制点蚀核的形成有明显作用,且对钝化膜的生长速度有加快作用,从而有可能使钝化膜的组成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7.
发展中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电池性能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金明钢  尤金跨  林祖赓 《电池》2002,32(2):104-106
介绍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性能改进的近况。重点针对电池的比能量 ,充放电特性 ,循环性能 ,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对比。讨论了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工业生产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8.
发展中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2)--电池生产工艺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金明钢  孟冬  尤金跨  林祖赓 《电池》2002,32(4):235-237
简要介绍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几种组装流水线生产工艺,同时分别讨论了电池中电极浆搅拌、电极膜制备,电池化成等工艺过程;对锂离子生产中的关键环境技术-除湿技术进展也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规模生产的关键是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  相似文献   
29.
铜包覆 AB_5 型金属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改变处理溶液中铜的含量和pH值等包覆条件,考查了AB5型贮氢合金酸性包覆铜处理方法和相应金属氢化物电极的放电性能。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经济易操作的特点,处理溶液的pH值对铜包覆速度和电极初期放电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循环伏安实验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包覆铜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极表面包覆层能通过形成氧化物,以CuO2-2的形式溶解到电解液中,并且溶解在电解液中的铜离子对氧化镍正极的电极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0.
纳米科学技术在化学电源领域的新进展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90年代纳米科学技术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应用已经扩展到化学电源领域。本文举例介绍了用于镍-碱性电池的纳米相氢氧化镍、AB5型纳米晶态贮氢合金以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用作阴极材料的锰钡矿型MnO2纳米纤维、聚吡咯包覆尖晶石型LiMn2O4纳米管、聚吡咯/V2O5纳米复合材料,用作阳极材料的碳纳米管、纳米掺杂碳材料、纳米二氧化锡,用作固态电解质的纳米填料修饰聚氧乙烯基复合材料等几种新型纳米化学电源材料的制备、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质,并且简要介绍了厦门大学化学电源研究中心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