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以烟台产区的蛇龙珠葡萄为原料,采用放汁法同时酿造干红和桃红葡萄酒,对其发酵进程进行了检测,对陈酿后的葡萄酒进行主要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桃红和干红葡萄酒均能正常发酵。放汁量不同,其葡萄酒的主要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也不同,其中各组之间的干浸出物和总酚含量及还原力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不仅与酚类物质含量有关,还与干浸出物、蛋白质、酒石酸、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等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2 个公因子,综合因子得分排名首位的是放汁量30%的干红葡萄酒,其品评得分同样排在首位,总体评价为口感醇厚,酒体丰满,具有明显的单宁结构感;品评得分排名第二的是桃红葡萄酒,其色泽淡雅,香气浓郁,口感清新。放汁法同时酿造干红和桃红葡萄酒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为探明高压蒸汽处理(high pressure steam, HPS)、高压蒸汽-高温短时焙烤(high pressure steam-high temperature short-time roasting, HPS-HTSR)处理、高压蒸汽-低温长时焙烤(high-pressure steam-low-temperature long-time roastin, HPS-LTLR)处理对甜荞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生成的影响,借助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技术和GC-MS对荞麦烤制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不同处理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确定对主体风味贡献较高的成分。结果显示,经高压蒸制及焙烤处理的荞麦粉中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对HPS处理后的荞麦风味贡献较大的是醛类和萜烯类,对HPS-HTSR处理后的荞麦风味贡献较大的是醛类、萜烯类以及吡嗪类,对HPS-LTL...  相似文献   
23.
选择某高校高层教学楼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教学楼进行人员疏散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结构基础上,突发状况时及时打开所有出口对提高疏散效率是有效的,配置警报联动装置疏散效率可提高12%,利用电梯疏散效率可提高14%。  相似文献   
24.
项目后评估运用于电力系统处于初期阶段。首先详细地分析了电力科技项目的特点,为科学地将项目后评估理论运用于电力科技项目作铺垫;然后介绍针对电力科技项目的特点建立的电力科技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最后对山西省的电力科技项目进行后评估,全面分析被评估的科技项目的经济技术价值、综合效益、人才培养、科技管理等指标体系,得到山西电力科技项目的评估得分和所属水平,并分析得分高低的缘由,为后续电力科技项目后评估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5.
甜荞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功能性杂粮,焙烤是改善甜荞粉风味的一种工艺,其对甜荞的淀粉、蛋白、抗氧化物活性物质及风味物质有显著影响。其中,经过焙烤后的甜荞粉,淀粉糊化程度增加,糊化温度升高,结晶程度降低,淀粉颗粒结构被破坏;蛋白质性质发生变化,氨基酸含量增加;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随焙烤程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此外,焙烤使甜荞粉风味丰富,增加了吡嗪类物质,使甜荞粉的风味中添加坚果味以及焦香味,甜荞粉的风味得到改善。本文首先从甜荞的焙烤工艺入手,重点回顾了焙烤过程对甜荞籽粒及甜荞粉的关键组分及风味物质的影响,并对影响甜荞焙烤品质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焙烤甜荞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