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介绍了数字锁相环在汽车MP3无线发射器应用设计技术,讲述数字锁相环的设计思路,着重介绍了PLL频率合成电路、前置分频器、鉴频器/鉴相器、环路滤波器设计方法、稳频技术。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频率自动跟踪锁定,中心频率稳定度达到预定的要求,发射频率数字化控制,性能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输出信噪比大于50db。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用红外光谱法分析AN/VAc/MAS的共聚物组成及序列分布,比较了AN/VAc/MA共聚物质序列分布。研究表明:共聚物中VAc含量低于10%,大分子主链上VAc-VAc键接的可能性很小,说明了VAc单元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大分子主链上,这对于纤维性能的均一稳定非常有利。第二单体VAc代替MA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73.
我厂2号焦炉的烟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顶部标高为100m,基底标高为-6.6m,于1990年投入使用。在1999年的检查中发现,该烟囱基础部位出现环状裂缝,局部出现空鼓层,直接影响焦炉生产,也威胁四周工作人员的安全。1原因分析通过对烟囱进行测温、化验、有害介质含量。锤击混凝土、缺陷检查以及采取取芯、回弹等报告手段的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发现,烟囱筒身温度、保温层及主体的钢筋混凝土均无异常,但在基础部位外壁有较多环状裂缝,裂缝宽度为0.5~11mm,基础部位有约25%的区域存在空鼓层,深度达20~1…  相似文献   
74.
75.
针对视频采集存储技术大容量、高性能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eMMC阵列的视频存储系统设计,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硬件架构和程序工作流程,重点研究了相机传输模块和eMMC阵列存储模块的逻辑设计,FPGA与eMMC阵列之间的数据传递采用了并行方式进行传输,写入速度为200 MB/s,读出速度440 MB/s,存储容量为160 GB,实现了一种大容量、高速传输、集成度高的视频存储系统。实验证明,这个设计可成功读取到完整的图像数据。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介绍了调驱作业整体思路以及药剂参数的选择与优化,并进行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77.
陈昕  杨明远 《河南化工》2000,(11):38-39
通过对处于生产后期或末期的58型焦炉热量损失分析。找出了解决途径并介绍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静电放电对电路板的干扰,利用传输线脉冲发生器提供激励脉冲,并配合测试探头,对电路板进行干扰测试,并以一单片机系统为测试对象进行干扰研究。首先,根据传输线脉冲生成原理,用同轴电缆、水银继电器及高压源设计和制作了1个传输线脉冲发生器,并将脉冲波的上升时间控制在1 ns以内;然后,分别用电场探头、磁场探头和注入探头建立了激励信号与被干扰对象之间的电场、磁场和传导耦合,通过试验观察了其耦合干扰信号,并研究了测试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特点。通过研究及测试得出:为保证传输线脉冲发生器的脉冲上升时间的要求,应选择快速继电器,控制好继电器与同轴电缆的连接以减少寄生参数的影响;用传输线脉冲发生器配合电场、磁场和注入探头进行测试,可以探查电路板的局部抗干扰薄弱环节;测试的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特点体现在:其局部区域对磁场干扰较敏感,晶振引脚和复位引脚对直接注入干扰更敏感。  相似文献   
79.
<正> 一 引言 双组分并列型腈纶复合纤维,具有立体的螺旋卷曲,它比具有平面机械卷曲的常规腈纶卷曲稳定,弹性和蓬松性好,酷似天然羊毛,是毛纺织工业的一项重要的原料。 我国自从70年代研制成功腈纶复合纤维  相似文献   
80.
在总结国内外筑坝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预制河砂块及建筑弃渣块作为丁坝材料的方法。对筑坝新型环保结构进行了材料力学试验研究,介绍了新结构的生产工艺及特点并进行效益分析。试验表明,利用天然河砂及建筑弃渣生产预制块体,强度上可以满足坝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