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9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配电网频发故障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分析了6~35KV配电网络频繁故障的原因,提出了整改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2.
ZXB系列补偿消弧装置的噪声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景禄 《变压器》1999,36(5):25-26
介绍了ZXB系列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噪声控制措施及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53.
接地降阻措施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接地工程实践,分析目前接地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降阻措施,如外延接地、深井接地、接地降阻剂、水下地网和自然接地体的利用等,对各种降阻措施的具体应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所得结论对电力系统接地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基于故障电阻测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保护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检测的难题,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前后相电流变化特征:故障线路的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电流变化量之差等于接地故障电流,非故障线路的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电流变化量相等;并由故障相电压与故障电流之比计算出接地故障电阻,发明了基于接地故障电阻测量的高阻接地保护方法。EMTP仿真分析和动模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法能够保护各种高阻接地故障,具有较高的保护精度和可靠性,适合在配电自动化终端单元(FTU)上就地实现。  相似文献   
55.
关于大中型接地网降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从几座典型的变电站接地网的降阻改造入手,探讨了各种降阻措施在接地工程中的典型应用,并从技术经济分析着手讨论了有效降低大、中型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配电网架空线路并联可调间隙保护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某地区10~35 kV配电网架空线路中频繁出现绝缘子闪络、炸裂以及雷击断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装间隙可调的并联间隙防雷装置的解决方案,对其工作原理及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状况调整保护间隙长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雷电冲击试验并对其伏秒特性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有效保护线路绝缘子(串)免受雷击而发生闪...  相似文献   
57.
自动补偿消弧装置用于配电网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李景禄  李朝晖 《高电压技术》2001,27(6):61-62,64
讨论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在配电网运行中容量配置、阻尼电阻配置、安装方式、保护配置、控制方式、温升控制、噪声控制、并联运行方式及接地装置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8.
关于接地工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目前在接地工程设计上相关参数取值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电厂、变电所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控制值;地面跨步电压和设备接触电压的计算;设备接地引下线短路电流热稳定的校核;小型化变电所避雷针接地与主地网的处理和降阻措施和降阻材料的合理利用等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分析了目前在接地设计和改造中在这些方面存在的误区和难题。探讨了发电厂、变电所主要参数的控制范围以及对接地装置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进行接地设计和主要降阻措施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9.
变电站接地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目前变电站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60.
结合接地工程实践,分析目前接地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降阻措施,如外延接地、深井接地、接地降阻剂、水下地网和自然接地体的利用等,对各种降阻措施的具体应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所得结论对电力系统接地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