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工业技术   16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对裂纹处夹杂物能谱分析结果发现,钢中的大量夹杂物分布在连铸坯的角部,是导致皮下裂纹的内在原因,连铸坯脱方及角部产生凹陷是皮下裂纹形成的外部原因。通过采取减少过氧化出钢及改善夹杂物形态,同时维护结晶器振动系统,使不合格品率降低1%。  相似文献   
62.
论智能大坝     
智能大坝(Idam)是基于物联网、自动测控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结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实时、在线、个性化管理与分析,并实施对大坝性能进行控制的综合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施工、监测数据智能采集进入数据库,监测数据与仿真分析一体化、施工管理和运行控制实时智能化,减少在大坝结构建设运行过程中的人为干预。论文围绕智能大坝的实时感知信息、信息处理与分析和个性驱动控制关键理论和技术等三个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结合溪洛渡智能大坝的局部功能建设,以大体积混凝土通水换热智能温度控制为例论述了智能大坝建设实践。本文提出的智能大坝的概念、要素和实例,可指导类似智能大坝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相似文献   
63.
对强度等级为C40掺粉煤灰和C70掺硅灰的两种混凝土进行了模拟火灾的一定时间的高温加热,研究了两种混凝土在高温后不同养护条件下84 d内的强度变化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C40混凝土高温后强度提高,在养护一段时间后强度会持续下降,之后强度又出现回升,基本上能到达到为加热前的强度水平;C70混凝土高温后强度下降,在养护后强度持续的升高,最后能达到加热前强度的90%以上。外部水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速率对混凝土的强度变化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C40混凝土强度下降的速率以及最低强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4.
王海龙  李庆斌 《工程力学》2007,24(2):105-109
利用大型液压伺服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加载速率下饱和混凝土与干燥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变化情况,试验研究表明:在准静态加载时,与干燥的混凝土相比饱和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有所降低,随着加载速率的升高,饱和混凝土的的动态劈拉强度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对干、湿混凝土强度变化的比较表明:孔隙及裂缝中的自由水对混凝土强度有所影响。根据细观层次上、不同加载速率下裂纹中孔隙水压力的作用形式(即低加载率时孔隙水的“楔入”作用和高加载率时的“Stefan效应”),利用断裂力学来探讨不同加载速率下饱和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提出的机理可以较好地解释饱和混凝土强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5.
厦门世侨中心项目场地狭小,施工条件有限,按常规的施工次序难以施工。为保证项目施工进度,采用"逆作法"施工,在深井孔桩中预埋钢管柱作为逆作施工的支撑承重,自上向下逐层进行钢结构施工。实践表明,地下室钢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仅用4个月时间即完成了主体钢结构的封顶,减少了人力投入,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66.
本文针对水利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异弹模界面裂缝,提出一种对其进行地震分析的特解边界元法,其特点是直接利用静力基本解在时域内求解动力问题,以缝端小单元模拟异弹模界面裂缝缝端的复杂奇异性,获得了良好的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67.
混凝土的P-D-ε曲线及其累积损伤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混凝土在疲劳载荷作用下损伤与应变的概率关系的 曲线。使用该曲线可以十分方便地研究在不同存活率下混凝土的损伤阈值应变、破坏极限应变与损伤量的关系,判断混凝土结构在任意应变状态下所处的损伤状态或剩余强度。提供了一种依据实测应变量及应变变化评估混凝土结构可靠度和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8.
混凝土Ⅲ型裂缝动静力损伤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混凝土的动静力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应变等价性假设引入到线弹性断裂力学中,推出了混凝土Ⅲ型裂缝在动静力荷载作用下缝端附近的损伤场,给出了相应的判据,实现了损伤与断裂的耦合分析,为把损伤理论应用到混凝土断裂分析中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文末还给出了混凝土Ⅲ型裂缝允许损伤尺度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69.
李庆斌 《水力发电》1992,(12):17-18
本文利用损伤力学原理来探讨碾压混凝土坝的弹性矩阵。将层间弱面视为损伤,由此产生对坝整体弹性性质的影响。文中给出了有关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0.
混凝土轴拉疲劳试验及损伤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培印  宋玉普  李庆斌 《水利学报》2002,33(12):0079-0084
基于室内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在等幅和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轴拉疲劳性能。由等幅疲劳残余应变,定义了损伤变量,得到了相应的损伤积累和演化规律。依据损伤演变与损伤状态、加载条件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疲劳损伤模型。并用变幅疲劳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其它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