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葛洲坝电厂全年发电量在160亿kW·h左右,多年实际平均变损电量为1亿kW·h左右,变损率为0.65%,这个变损实际上是变压器理论变损与测量表计的测量误差之和。  相似文献   
22.
针对大片区孤石爆破常伴的爆破面积大、炮孔浅且分散、一次起爆炮孔数目多、整体起爆难以把控等难点,介绍了一种导爆管雷管孔外接力控制起爆技术,通过合理选择起爆延时时间、孔外接力控制起爆网路、网路连接及其防护的方法,克服了难题。工程实践应用证明,这种起爆技术安全可靠,既可满足爆破振动的安全要求,又能使起爆的炮孔数不受限制,满足实际爆破规模的需要,而且操作简单,运用灵活,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3.
提出对传统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布置进行改进,即将接续工作面的进风平巷布置在上一工作面的回风平巷下实现大采高错层位巷道布置,可以实现提高回采率,防治发火,有利于巷道的掘进与维护等功能。通过对某矿大采高错层位巷道布置采场围岩受力与巷道变形的力学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错层位巷道布置的可行性,对大采高工作面的高效性、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李友军  肖婷  汪惠真 《采矿技术》2021,21(4):121-123,127
针对城市建设复杂环境石方挖运过程中,开挖工程量大、工期紧、对爆破控制要求严格等问题,提出城市复杂环境石方精细快速爆破挖运施工技术,从石方精细快速爆破,多点、多区域作业,多台阶、循环道路的运输路径3个方面详细阐述此技术原理。并应用于复杂环境下的130万m~3大方量石方挖运工程中,通过精细化设计,合理施工组织,顺利完成了石方的精细爆破、快速挖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此项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满足设计预期,对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5.
文章基于冲击矿井深部大倾角煤层赋存条件展开研究,认为该类煤层开采具有开采设备稳定性较差及上巷冲击地压现象频发的特点,提出采用错层位内错式巷道布置方式,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由于错层位接续工作面上巷布置在上一工作面采空区下方,其承载仅仅为垮落矸石的重量,即静载为主,并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错层位内错式巷道布置不仅可以解决设备稳定性问题,而且可以改善上巷冲击地压频繁发生的现状.  相似文献   
26.
数字化变电站IED采样数据同步插值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二次智能电子设备(IED)采样数据源的多样性导致采样数据不同步及采样频率不一致的问题,从智能设备数据处理角度,对二次设备采样时序、数据同步插值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二次IED数据采样不同步及采样频率不一致的方法,该方法增强了不同采样模式下智能设备整体采样数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程序化操作变电站扩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序化操作变电站在扩建后新增操作票往往会涉及已经运行的间隔,由于扩建变电站不具备对这些操作票进行实际传动的条件,因而程序化操作过程的正确性得不到保证。从程序化操作方案角度出发,以间隔测控装置作为程序化操作服务器,操作票以间隔为单位进行分解,间隔测控装置负责本间隔操作票的存放及执行,跨间隔的操作由相关间隔的操作票组合管理和执行,可将变电站扩建后对程序化操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28.
主要讨论了解决零模行波波头定位的问题。由于零模衰减严重,波头比较光滑,因而使用离散小波变换无法定位零模波头。文中将连续小波变换应用于定位零模波头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定位零模波头时小波基和小波变换尺度的选择原则。利用该原则的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地定位零模波头。EMTP仿真证明了利用基于该原则的小波变换可以准确定位零模波头。  相似文献   
29.
浅谈通信设备的防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通信设备现场运行的实际 ,论述了接地运行方式及防雷措施 ,实际经验表明 ,对通信设备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的防护 ,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0.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二次智能电子设备(IED)采样数据源的多样性导致采样数据不同步及采样频率不一致的问题,从智能设备数据处理角度,对二次设备采样时序、数据同步插值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二次IED数据采样不同步及采样频率不一致的方法,该方法增强了不同采样模式下智能设备整体采样数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