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运用响应曲面法(RSM-response surface method)统计分析和研究了脱硫剂(/%:80.55Ca,0.04S,0.01P,4.34SiO2,6.06CaF2,0.05H2O)加入量(650~950 kg),搅拌时间(7~11 min),搅拌桨转速(90~110 r/min),搅拌桨插入熔池深度(850~1 150 mm)等参数对115~117 t铁水(0.03%~0.06%S,1 250~1 350℃)KR法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得出回归模型方程。结果表明,采用脱硫剂加入量820 kg、搅拌9 min、搅拌桨的转速101 r/min、搅拌桨插入熔池的深度985 mm的优化工艺参数,进行铁水KR预脱硫,脱硫效率预测值为91.99%,实际值为90.18%,相对误差为2.0%;优化后脱硫工艺所使用的脱硫剂消耗有所降低,且产品的一次合格率从88.35%提高到95.88%。  相似文献   
72.
朱国富 《轧钢》1990,(1):39-44,46
要获得高精度的轧材,轧机必须有足够的刚度。由轧机弹跳方程h=s_0 P/K可以看出,轧机的刚度系数愈大,对于克服由轧制力的波动而引起的板厚变化愈有利。由K=P/f可见,因轧制力波动引起的工作机座的弹性变形的变化愈小,则轧机的刚度系数愈大。根据实测和计算结果的统计资料来看,在轧机工作机座的弹性变形中,轧辊及轴承的变形最大,约占总变形的40~70%。  相似文献   
73.
我厂生产的圆弧齿圆柱蜗杆减速机中的蜗轮零件采用锡磷青铜金属型离心铸造。其材料为ZQSn10—1。机械性能要求HB=100~150,σ_b≥245MPa,δ≥5%,α_k=8.8N·m/cm~2。铸件不允许存在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 铜蜗轮零件如图1A所示。它的直径尺寸φd远大于厚度尺寸h,是一环状零件。通常蜗轮铸件浇注成图1B所示,零件的轮幅部分台阶不铸出,铸成环状直筒形。B种铸件成品率高,但铜液利用率低,精加工切削余量大。如根据零件形状,把铸件设计成如图1C所示形状,铸件的轮幅位置台阶形状全部铸出,加工余量降到最低限度,加工余量δ值如表1所示。生产结果表明铜水利用率最高。但各种系列的铜蜗轮铸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缩孔和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74.
朱海红  朱国富 《焊接》1994,(9):10-11
研究了激光焊接传送钢带的工艺参数,采用平行斜坡口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激光焊接时的对缝漏光问题。焊缝表面平整,无缺陷,整体变形极小,焊缝区强度高于母材,能满足生产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5.
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油开采的井下作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产和开采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因素,由于开采环境和使用器械等多方面的因素致使石油开采的井下作业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包括机械设备造成的打击伤害、火灾或者爆炸伤害、中毒、触电、高空坠落和职业病的伤害等等,需要从加强安全意识、完善石油作业设施、规范石油安全生产、设立可视化的警示标志、完善HSE管理体系等安全措施和技术,从而保障石油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6.
朱国富 《电子设计工程》2022,30(7):185-188,193
针对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地面终端的无源定位问题,结合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地面通信终端"多普勒频移预补偿机制"的无源定位技术,通过多普勒频移的目标位置分布曲线结合测向方位进行位置解算,从而可直接单站实现对地面终端的快速无源定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定位系统复杂度低,解算速度快,定位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对于地面终...  相似文献   
77.
刘上  朱国富  王玲  陆军 《雷达科学与技术》2021,19(3):287-291,297
介绍了基于相位差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测距算法的原理,针对其计算量大和信噪比门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相位差测距算法.该算法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基础上先使用线性调频Z变换(CZT)对峰值附近的窄带进行细化,避免误差可能导致的谱线之间的相位差模糊,提高抗噪声性能,再应用相位差算法作距离估计.与经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