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1.
朱劲松  喻美竹 《功能材料》1993,24(6):553-555,528
在100K~400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近等原子比的镍钛合金的等温与变温过程的内耗与模量。变温测量时,在200K,308K,320K分别观察到形状、高度不同的内耗峰。在M_o以下几个温度等温测量时,得到了随时间而减少的内耗变化。对于变温与等温内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In order to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diffusion of chloride ion in the existing concrete bridge and acquire the precise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at given time, a cellular automata (CA)-based model is proposed. The process of chloride ion diffusion is analyzed by the CA-based method and a nonlinear solution of the Fick’s second law is obtained.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stress state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diffusion parameters and water-cement ratio on the process of chloride ion diffusion, the model of chloride ion diffusion under multi-factor coupling actions is presented. A chloride ion penetrating experiment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s used to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asonability of the present method, and a T-type beam is taken as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chloride ion diffus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based method can simulate the diffusion of chloride ion in the concrete structures with acceptable precision.  相似文献   
23.
朱劲松  肖汝诚 《工业建筑》2006,36(Z1):219-224
对面向损伤识别的桥梁结构模型修正实用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振动特性测量的三步模型修正策略和综合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的优化功能进行模型修正的方法。为了缩减待修正的参数,根据计算目标函数对每个单元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子结构划分,通过对子结构参数的修正进行结构损伤的大致定位,然后对确定为损伤的子结构的每个单元进行参数修正,进行结构的损伤定量识别和状态评估。修正算法的优化方法采用ANSYS一阶优化方法和随机搜索方法,敏感性分析和模型修正完全基于ANSYS软件进行,较适合于实际工程的应用。为了说明方法的可行性,以某一实际三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仿真算例,以结构模型的单元刚度衰减来模拟损伤,进行损伤识别,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基于定期检测与遗传算法的大跨度斜拉桥损伤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对运营中的斜拉桥进行安全性评估,首先需要根据实桥测试结果对结构损伤进行初步识别。在斜拉桥定期索力检测与主梁关键截面的应力监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斜拉桥损伤识别的遗传算法,并编制了复杂结构损伤识别的遗传算法程序,通过各期结构检测结果之间的变化来反演检测期间结构参数的变化,据此识别结构损伤位置与程度,保证了在结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存在识别误差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正确的损伤识别结果。宁波招宝山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独塔斜拉桥的损伤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和程序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并可推广应用于其它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25.
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斜拉桥的斜拉索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是斜拉桥结构安全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对斜拉索安全性的分析显得至关重要。考虑构成平行钢丝束斜拉索的高强钢丝本构行为的不均匀性和钢丝之间的相互影响,将Matteo的钢丝延脆性模型和MonteCarlo仿真方法相结合,建立斜拉索的强度模型,并从可靠度观点出发分析了斜拉索在桥梁运营条件下安全系数的变异和演化特性,并提出断丝率随服务期演化的线性经验公式来描述拉索的退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安全性分析的工程方法,并以招宝山大桥最长索为例,详细阐述了分析过程,该方法为斜拉桥拉索的安全评估与剩余寿命估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混凝土双轴抗压疲劳累积损伤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定侧压下双轴等幅与变幅抗压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素混凝土双轴抗压疲劳累积损伤性能。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Miner准则不适于描述疲劳损伤的累积规律;CortenDolan损伤公式可以用于混凝土剩余疲劳寿命的预测。分别选择疲劳最大应变、疲劳残余应变、疲劳变形模量和横向超声波速定义了损伤,得到了不同的损伤累积规律;在综合了纵向变形、模量及横向微裂缝的发展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平均损伤变量,得到了损伤演化方程。本文还应用二级变幅疲劳试验结果修正了常用的损伤等效原理,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剩余疲劳寿命预测的精度。本文的研究为混凝土在定侧压下双轴抗压疲劳寿命的预测和损伤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做积极的思考。有人倡议,麦当劳、肯德基实行实时实地的外卖服务以保证堵在路上的司乘人员不至于饥赛交近;公交汽车制造公司在城市公交车尾安装洗手间备解急之用,而曾为城市交通头疼不已的政府则想到了ITS……[编者按]  相似文献   
28.
掌纹图像蕴含丰富特征,容易与手背静脉、指节纹及手形特征进行多模态融合,因此成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热点.文中主要从掌纹的采集、感兴趣区域的检测、特征提取与匹配3方面介绍掌纹识别的基本流程.探讨基于不同特征融合的多模态识别策略.根据特征提取方法的不同,掌纹识别算法可分为基于手工设计的算法(如编码特征、结构特征、统计特征、子空间特征)和基于特征学习的算法(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文中对上述算法进行详细对比和分析.最后讨论未来掌纹识别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特别是复杂场景下跨平台的掌纹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29.
文中基于混凝土断裂力学与复合材料力学,考虑桥面铺装层与桥面板的界面破坏,建立了桥面铺装体系的分层剪滞模型;运用偏微分理论,得到了各子层的位移分布函数;进而根据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了各子层的应力分布函数,确定了桥面铺装层与桥面板的界面破坏剪切应力与拉伸破坏强度,从而给出了一种新的考虑界面破坏的桥梁铺装层应力求解模式.  相似文献   
30.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广泛发展促进了新能源消纳,提高了多能系统运行灵活性。然而,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运行时间尺度差异使得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准确状态估计较为困难。本文通过研究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内的耦合和交互特性,通过有限差分法将描述热力系统动态特性的偏微分方程差分化,从而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状态估计模型,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多时间尺度方法对热力系统供水温度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估计与实测数据相比,其平均相对误差为0.27%,而稳态模型所得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1.03%,可以准确反映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间尺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