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解决广域范围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类型多、分布广及难以统一运维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变电站广域运维的服务管理中心。基于现有变电站、主站和检修三地的网络结构,设计广域运维服务管理中心的架构。提出服务注册、申请、监视等服务全过程管控流程,以简单服务描述语言和通用服务协议作为服务管理标准化交互方式。应用安全证书、权限、责任区等安全防护机制,实现对广域范围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维服务的统一展现、监视和管理。变电站广域运维服务管理中心已在江苏省调、南京和苏州地调试点应用。  相似文献   
52.
易强  计荣荣 《华东电力》2011,(2):257-261
特高压线路加装并联高抗补偿线路电容是限制特高压线路工频过电压的主要措施.并联高抗的补偿方式分单端补偿、两端补偿以及多点补偿,不同线路应选择不同的补偿方式以更有效、更经济地限制工频过电压.本研究在计算分析特高压线路工频过电压的基础上,对三种补偿方式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三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具体线路补偿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3.
周浩  易强  计荣荣 《华东电力》2011,(3):367-370
内部过电压是特高压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国情不同,日本和我国在特高压线路的设计和内部过电压的限制方案上具有明显差别,值得比较和借鉴.比较了日本和我国在限制内部过电压方法上的差异,研究了在无功补偿、工频过电压、潜供电流和操作过电压等方面的不同限制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限制方案都能达到理想的限制效果.  相似文献   
54.
超声振动珩磨加工是实现有色金属内孔表面高精度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其关键技术是解决包括超声变幅杆的优化设计、珩磨油石配方的合理设计、有色金属材料珩磨易拉伤、珩磨油易渗入超声系统及油石磨损后不便于快捷更换等问题.针对有色金属超声珩磨在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手段,消除了制约有色金属...  相似文献   
55.
高压加氢装置处理进料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起初怀疑双壳程隔板密封失效、介质短路。通过装置停工对换热器进行检修,同时检查工艺流程和工艺操作记录,查明了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的原因。高压加氢装置加氢原料品质逐年变差,工艺操作未严格控制原料过滤器的过滤操作,打开原料过滤器副线维持操作,造成管束堵塞是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高压换热器双壳程隔板密封条安装保护不到位、局部变形是次要原因,该部位在介质严重堵塞情况下发生短路,加剧了换热效果下降。针对故障原因采取了加强高压加氢装置工艺原料品质控制,加强原料过滤器操作控制,加强检修、维修质量控制等措施,解决了换热器管束结垢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56.
野外运动目标信号的背景噪声复杂,利用单模态声音信号进行野外目标分类识别率低且鲁棒性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震多模态融合的网络模型。借鉴DenseNet网络密集连接的思想改进时域卷积网络,从而对四通道声音信号和单通道震动信号进行深层次的特征提取,并将两种信号相互融合得到最终的目标分类结果。同时,使用带权重的损失函数解决因数据不均衡导致的泛化性能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网络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2.92%,较单模态输入网络提高了6.63%~9.46%,且该网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催化裂化原料油变重后再生系统裂纹产生的原因 ,认为应力集中、器壁温度低及酸性气体的存在是引发裂纹的主要因素 ,采取了对再生系统进行保温以提高器壁温度的方法 ,投用后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58.
Si1-xGex/Si多层异质外延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林  李开成  张静  刘道广  易强 《微电子学》2000,30(4):217-220
对制作的Si1-xGex/Si多层异质外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做了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X射线衍射(XRD)和扩展电阻(SR)等测量,给出了利用这种结构研制出的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输出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59.
SiGe/Si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开成  刘道广  张静  易强 《微电子学》2000,30(3):144-146
介绍了一咱SiGe/Si分子束外延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研制。该器件采用3μm工艺制作,测量得其电流放大系数β为50,截止效率fr为5.1GHz,表明器件的直流特性和交流特性良好。器件的音片成品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0.
对制作的 Si1-xGex/Si多层异质外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做了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X射线衍射(XRD)和扩展电阻(SR)等测量,给出了利用这种结构研制出的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输出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