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DS)因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材料多样化、柔韧可弯曲、光源面发射、成本低廉和安全环保等诸多优点在显示和照明光源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在介绍白光OLEDS的相关技术原理后,从OLED材料的角度出发,分别对照明用白光OLEDS中的低工作电压技术、磷光OLED技术和多光子发光技术的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2.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柞蚕资源,采用溶剂辅助高压脉冲电场法快速提取柞蚕中β-蜕皮激素的正交实验来考察电场强度、脉冲数、料液比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提取时间1 h,溶剂质量分数40%,电场强度8 kV/cm,脉冲数为10的条件下进行提取,效果非常好,β-蜕皮激素的得率为0.0891%,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模板操作在GPU上的实现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GPU的快速发展,使用GPU来加速科学计算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抽取了SPEC2000中富含模板操作的Mgrid的两个典型子程序Rprj3和Interp,使用Brook+语言把它们移植到AMD GPU上运行。采用Brook+语言提供的线程调节机制,我们实现了不同线程粒度下的程序版本,并分析了加速比不同的原因,总结了线程粒度调节对模板程序移植的指导意义。我们使用AMD RadeonHD4870 GPU作为实验平台,对比Intel Xeon E5405 CPU上的运行结果发现,在最大规模下,Rprj3获得的相对于CPU版本的加速比为5.37×,Interp获得的相对于CPU版本的加速比为12.8×。  相似文献   
54.
设计盆栽实验,研究在同样的生长条件下,分别施加不同含量(低浓度、中等浓度和高浓度)的Pb后,选取不同的生长周期,对比高生物量作物油菜的生长繁殖能力以及在植物体内的Pb含量的变化。通过改变土壤p H值,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体内不同部位的重金属Pb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绘制图表并加以说明,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55.
在770℃、不同应力(160,200,260MPa)下对TG700A镍基合金进行持久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持久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的原始显微组织为等轴奥氏体,晶粒内部析出有均匀分布的细小球状γ′相,晶界处存在颗粒状的富铬M_(23)C_6碳化物;持久断裂后组织中未发现新析出相,晶界附近出现严重粗化的γ′相,晶界上存在γ′相贫化区;试验合金的持久断裂模式以沿晶断裂为主,晶界处的局部塑性变形导致了局部应力集中,促进了蠕变空洞或裂纹的形成,裂纹沿γ相和γ′相界面或γ′相贫化区扩展。  相似文献   
56.
TGOG13Cr-1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SEM、金相、Gleeble 3800观察和分析了TGOG13Cr-1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组织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TGOG13Cr-1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为低碳回火马氏体,其Ac1为720 ℃、Ac3为860 ℃、Ms为281 ℃、Mf为157 ℃;在相同的淬火温度和回火工艺下,采用水淬较空冷更容易实现对力学性能的控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硬度越低,塑性、韧性越好.  相似文献   
57.
对13Cr超级马氏体不锈钢进行轧制温度1000~1100℃,变形量40%~60%的轧制实验,轧制后进行水冷和回火处理。对不同轧制工艺下的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用X射线衍射(XRD)检测回火后的逆变奥氏体含量,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并分析回火后试样的Ni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各轧制工艺下试样均发生了再结晶,晶粒尺寸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及变形量的减小而增大;经轧制水冷并回火处理后的试样,Ni元素发生富集并促进逆变奥氏体形成,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及轧制变形量的减小,Ni元素的富集程度增大,回火后的逆变奥氏体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8.
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13Cr超级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单道次热模拟压缩实验,以研究温度在950~1200℃、应变速率在0.1~5 s~(-1)下的热变形行为,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晶粒的组织演变规律;基于Sellars双曲正弦模型构建了13Cr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峰值应力降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长大、粗化。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动态再结晶晶粒明显细化。经计算得到了热变形激活能Q=519580.9 J/mol,并得到了Zener-Hollomon参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59.
采用拉伸试验、硬度测试、金相观测、扫描电镜等方法,对不同回火温度下SUP13Cr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硬度变化及断口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UP13Cr钢的As点约为656.9℃,Ms点约为329.1℃,并且在空冷状态下即可转变为马氏体;回火温度对SUP13Cr钢强度值影响很大,在本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其强度值呈现先降低而后又升高的趋势;在630℃回火时,SUP13Cr钢组织中逆转变奥氏体与回火马氏体比例适中,强韧性匹配最好。  相似文献   
60.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一种可用于先进超超临界机组的新型镍基合金TG700A在时效期间的析出行为,并讨论时效对该合金硬度和冲击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应力松弛方法对其高温蠕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_(23)C_6碳化物在晶界上析出并迅速长大,充满晶界后其长大速度逐渐放缓;主要强化相γ′在时效期间发生粗化,形态由球形逐渐向立方形转变。时效后,该合金的冲击韧性显著下降;合金的硬度和蠕变激活能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析认为这与γ′粒子强化机制的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