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 概述汽轮机叶片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随着大容量机组的不断投产 ,汽轮机叶片的结构日趋复杂 ,对叶片的安全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已显得十分重要。在汽轮机叶片和叶轮频率测试中 ,频谱分析法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成功 ;但多数频谱分析仪通过  相似文献   
92.
卡林纳循环在中低温余热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中低温余热直接排放大气,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卡林纳循环采用氨水混合物作为工质,具有气化温度低和非等温吸热的特点,因此,在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中低温余热回收,采用遗传算法对卡林纳循环和常规朗肯循环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在相同的余热条件下,比较了卡林纳循环和常规朗肯循环的净输出功率.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余热类型,卡林纳循环和朗肯循环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93.
基于频谱分析的叶片自振频率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基于频谱分析的汽轮机叶片自振频率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自带电荷转换,程控滤波和信号放大器,集成度高,结构紧凑,采用全中文界面,操作方便。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将汽轮机叶片自振频率测量手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4.
给出了采用不同方式实现信号综合与控制的一次调节抽汽透平调节系统液压执行元件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的方法,分析比较了3种信号综合与控制方式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交联式信号综合与控制方式,由于执行机构动作的相互干扰,使得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响应特性恶化,因而必须尽量消除执行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使执行机构的控制油路独立开来;这一结论也适用于两次调节抽汽透平和中间再热透平调节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5.
采用频率特性分析和时域仿真计算的方法,对一种典型的一次调节抽汽式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纯冷凝工况系统的稳定性很好;在调整抽汽工况,调压回路的稳定性也很好,而调速回路的稳定性很差;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调速回路的延时时间、调速不等率和细动器时常数;要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必须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灵敏性,减少时滞、提高继顺动作的快速性,必要时将继动器由双侧充油式改为单侧充油式的结  相似文献   
96.
西安交通大学热力涡轮机教研室吴厚珏副教授主持的我校与东方汽轮机厂协作科研项目“汽轮机大型套装叶轮设计研究及应用”课题,已于1989年1月17日通过鉴定,并获得1989年度陕西省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该课题研究所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末级叶轮设计方案,具有创造性、新频性和实用性,通过中国专利局检索中心查新,于1988年就获得发明专利,专利号88108486·7。  相似文献   
97.
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率、低污染、运行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天然气资源的利用率,本文提出了带回热的燃气轮机-有机朗肯(ORC)联合循环,以高临界温度的有机物为底循环工质,来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中的余热。建立了带回热的燃气轮机-ORC联合循环的模型,提出了使该联合循环热效率最优的热力设计方法,进行了不同设计条件下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燃气-蒸汽动力循环相比,带回热的燃气轮机-ORC联合循环具有更高的联合循环热效率。选择甲苯作为底循环工质,可以获得最高的联合循环效率。此外,燃气轮机-ORC联合循环可以用于热电联供,同时满足区域电负荷和热负荷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采用CFD方法,研究了某汽轮机新型主汽阀结构和阀芯布置对其通流特性及流动损失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主汽阀布置方式和结构,分析对比了不同滤网结构在相同工况下的压力场和速度场,得到了滤网对流动阻力影响的变化规律。滤网的使用可以使得阀门流道内沿阀芯轴向速度分布更为均匀,减少涡的产生,出口下游蒸汽到达稳定状态所需的出口流道长度缩短,整流效果明显,但进出口压差变大,压损增加。与原结构相比,改进后,无滤网条件下主汽阀压损由2.169%降低到0.847%,减小了1.322%,滤网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压损由3.402%降低到1.545%,减小了1.857%。所做工作对于新型主汽阀结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
为分析管径和转折角对Z型PCHE换热系数和摩擦因子的影响,针对冷流道管径1. 8 mm,转折角40°,热流道管径1. 9 mm,转折角32. 5°的Z型PCHE建立计算模型,对该模型的对流传热系数、努塞尔数和压降进行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管径(1~6 mm)和转折角(5°~60°)对Z型PCHE换热和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速和转角处回流是影响其传热和流动的主要因素;管径增加减小了对流传热系数,降低了流动压降;转折角增大增加了对流传热系数,显著提高了压降;在压降小于1. 5%的设计条件下,管径2~3 mm和转折角20°~45°的PCHE换热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某汽轮机新型调节阀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阀门的CFD仿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确定了调节阀的压损及流场,获得了其通用流量特性曲线和提升力特性曲线等设计参数。在进出口压比相同时,提升力曲线的变化趋势是随着阀门开度的增加先下降,在相对升程约为25%后上升;给定阀芯升程时,随着压比降低相对流量和提升力均减小;阀芯相对升程0~35%时,相对流量系数曲线基本成一条直线,在相对开度35%左右趋于一个稳定值。依据所得到的相对升程-流量系数和相对升程-提升力系数曲线,可以实现汽轮机调节系统的配汽计算,为新型调节阀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