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9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氯化石蜡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流变(ER)分散介质,能协助产生更强的ER效应,但在水分作用下易产生游离氯,从而导致材料腐蚀,其ER液也产生较大的电流。采用长脂肪链环氧化合物对氯化石蜡中的氯元素进行固定后,氯化石蜡中游离氯的腐蚀性得到明显抑制,因而电流变液的漏电流密度大大降低。同时,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氯经石蜡相比保护前的腐蚀性、水解安定性、热稳定及摩擦学性能均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计入非牛顿效应的曲轴轴承的混合润滑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朝  张直明 《内燃机学报》1999,17(3):303-307
分析了剪切变薄的非牛顿流变学特性和两表面都具有的纵向、横向和各向同性粗糙度对动载有限宽径向滑动轴承性能的综合影响。 Christensen 的粗糙表面流体动力润滑的随机模型和 Greenw ood Tripp 接触压力的计算模型用于处理粗糙问题,并考虑了磨合对粗糙高度分布的影响。幂律流体模型用来表征剪切变薄的流变学特征,质量守恒的油膜破裂算法用于雷诺方程的求解。计算结果表明,粗糙度总是减小最小名义油膜厚度,并使油膜压力在接触区剧烈振荡,其幅值大于光滑表面时周期内的最大名义油膜压力。名义最小油膜厚度在纵向粗糙时最大,横向粗糙时最小。粗糙纹理相同时,相同粗糙结构下的名义最小油膜厚度在牛顿流体时大于不同粗糙结构时的相应值,在非牛顿流体情况下,结论相反。混合润滑的轴承性能受粗糙纹理和结构、幂律指数、轴承几何结构、轴颈质量及运行工况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瓦质惯矩、瓦质量、质偏心、支点在下沉方向和偏转方向上的刚度和阻尼对转子系统阻尼的影响。指出了下沉方向上适当的刚度和阻尼能极有效地提高系统阻尼。文中并以附录形式介绍了一种将特征行列式展开为特征多项式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以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油膜轴承-柔性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计入轴承质量和转子刚度建立了包括GMA磁滞伸缩力模型在内的动力学方程,利用Routh-Hurwitz准则,推导了GMA油膜轴承所支承的单质量弹性对称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判据。考察了驱动GMA的反馈电流的相位角和电流大小、转子刚度、转子质量和轴承质量对系统失稳转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反馈电流的相位角对系统失稳转速影响很大,存在一个最佳值,使系统的失稳转速最高,系统稳定性最佳,并随着反馈驱动电流和转子刚度的增大,失稳转速明显增大;随着转子质量的增加,系统的失稳转速也是增加的,而轴承的质量对系统的失稳转速影响不大。计算结果在GMA油膜轴承-转子系统整体建模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复合型紊流润滑理论是一种新型的紊流润滑理论。随着机器向高速、大型化、大功率方向发展,滑动轴承越来越多地工作在紊流工况。将先进的复合型紊流润滑理论应用于径向滑动轴承的紊流润滑性能研究,提出了建立紊流润滑参数数据库的思想,使复合型紊流润滑理论能方便地用于工程实际,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滑动轴承紊流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同时用国际通用的Ng—Pan紊流润滑理论模式进行计算对比。研究发现,复合型紊流润滑理论与试验结果更为吻合,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径向轴承紊流润滑性能随工况参数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非线性没膜力数据库方法获得非线性油膜力,结合打靶法、Runge-Kutta法、Poincare映射和频谱图对刚性Jeffcott转子系统在较宽参数范围内进行分叉研究。数值计算得到了系统在某些参数域的分叉图、时间历程、频谱图、相图、Poincare映射图。  相似文献   
20.
张直明 《煤炭技术》2013,(9):136-138
文章首先论述了大体积建筑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支架工程的应用优点,具体探讨了煤炭大体积建筑体的预应力连续梁支架工程设计与施工步骤,最后对某煤炭大体积建筑体进行了仿真与施工保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