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2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研究了铝空气电池的Al-Zn-In-Mg-Ga-Mn合金阳极在2 mol/L NaCl和4 mol/L KOH电解液中的自腐蚀行为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2 mol/L的NaCl和4 mol/L的KOH溶液中,Al-Zn-In-Mg-Ga-Mn合金阳极比纯Al阳极的腐蚀电位(Ecorr)分别负移了0.041和0.018 V,自腐蚀速率分别降低了0.2146和15.1 mg·cm-2·h-1,使金属阳极的电化学活性得以提高,自腐蚀行为受到了抑制。在2 mol/L的NaCl电解液中,合金阳极的放电容量峰值达到2608.96 Ah·kg-1,比纯Al阳极提高了55.59%;能量密度最高为1742.61 Wh·kg-1,比纯Al阳极提高了274.58%,阳极效率为87.55%。在4 mol/L的KOH电解液中,合金阳极的放电容量最高为1605.15 Ah·kg-1,比纯Al阳极提高了131.27%;能量密度最高为1404.83 Wh·kg-1  相似文献   
212.
武器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装备“可视化”思想,探讨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可视化的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识别、资源管理、智能决策及可视化实现等。构建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可视化系统的系统框架和设计方式,阐述可视化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识别技术、客户端应用技术及智能Agent技术。为装备维修保障人员及指挥机构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提升装备的整体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13.
在开关日动作次数约束基础上,考虑分接头挡位的相邻时段动作次数约束,建立了一种更加实用的动态无功优化新模型。按照“先投先切、后投后切”原则,将同一母线的多个电容器组等效为1个集中变量,并根据其中的电容器组个数来确定等效变量的动态约束值。由此,既满足了电容器的实际动态约束,又减小了模型的变量规模。在求解动态无功优化问题时,以混合智能算法为基础,提出处理动态约束的启发式调整策略,采用稀疏技术,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效率。IEEE 14与IEEE 30节点系统和一个实际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4.
某大口径机枪枪管的瞬态热弹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大口径机枪枪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枪管的热弹耦合模型,使用与温度相关的材料模型,计算了枪管在高频循环动态热脉冲和动态压力脉冲共同作用下的瞬态温度响应和瞬态应力响应,分析了热脉冲与压力脉冲的耦合效应,并对拟静态计算法和动态全耦合计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热脉冲与膛压脉冲的动力响应具有表面效应,枪管内膛表面承受脉冲冲击最强,动力效应最大,动力效应沿径向向外迅速衰减;热脉冲与膛压脉冲在内膛表面耦合效应十分明显,采用动态全耦合方法进行计算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15.
基于前期牺牲阳极材料研究成果,对极地低温环境专用Al-Zn-In-Mg-Ti-Ga-Mn牺牲阳极开展模拟服役环境下的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完整周期的“雪龙号”极地航行试验考察极端环境因素对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倍率扫描电镜等手段观测材料腐蚀产物特征和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极端环境因素影响下,阳极材料的活化和溶解行为发生变化,海水环境中较高的溶解氧含量和盐度削弱了低温条件对离子运动的影响,阳极材料自腐蚀程度下降,阴极去极化反应得到遏制,阳极表面活化溶解速率和活性金属沉积速率得到提升,表面钝化膜的更新动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持,牺牲阳极在极地海洋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阴极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216.
根据硅的存在形式,水溶液中存在的硅主要分为可溶硅和胶体硅。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药剂法和电絮凝法对某煤化工公司煤气化灰水中2种形式硅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形态的硅酸,Na Al O2适合脱除可溶性硅,而聚合氯化铝对胶体硅的脱除效果比较理想;Na Al O2和聚合氯化铝的复配药剂在投加比n(Al)/n(Si)=4时可以显著增强对可溶硅和胶体硅的去除效果,经120 min反应后,可溶硅去除率为56.1%,胶体硅去除率为66.9%,显著高于单一Na Al O2对可溶硅(49.7%)和单一聚合氯化铝对胶体硅(58.8%)的去除效果,但是处理成本较高(16.65元/t)。电絮凝90 min后,胶体硅去除率为86.8%,可溶硅去除率为98.5%,总硅去除率可以达到93%,且成本为6.25元/t,显著低于药剂除硅成本。对除硅机理进行分析,电絮凝由于存在离子反应和絮凝两方面作用,从而具备同时去除可溶硅和胶体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17.
通过在Al-Zn-Ga-Si低电位牺牲阳极材料中添加Bi来改善阳极的性能,以不同Bi含量制备了5种牺牲阳极材料。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来分析Bi对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维视频和宏观表征来分析Bi对阳极腐蚀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Bi可以有效破坏铝合金阳极表面的氧化膜,提高阳极活化性能,并减少晶界腐蚀的作用,改善阳极的溶解形貌,但Bi含量过高时反而降低阳极的均匀活化性能,当Bi含量为0.05%(质量分数) 时阳极综合性能良好,可用作高强钢的阴极保护。  相似文献   
218.
输电线路运行时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是影响导线覆冰及其电晕放电过程的重要因素,但现有文献的研究对象多为交流输电线路。为适应中国直流输电线路的建设浪潮,文中在电晕笼中采用人工带电模拟覆冰的方法研究了覆冰电场强度对导线雨凇覆冰形态以及电晕损失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覆冰电场强度对导线雨淞覆冰形态具有显著的影响,覆冰时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越高,形成的雨淞覆冰导线的覆冰重量和冰凌长度越小、冰凌间距越大、覆冰厚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高覆冰电场强度下形成的雨淞覆冰导线的电晕损失更小,此外,单位长度雨淞覆冰导线的电晕损失与标称电场强度之间服从幂函数形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