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51.
酰胺类除草剂是当前使用量居世界第二位的除草剂,其残留问题已经得到多方高度关注,这促使其残留分析技术近年来得到不断的发展。本文综述近年来酰胺类除草剂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和毛细管电泳等现代分析技术在该类除草剂检测中的应用,为今后酰胺类除草荆的残留分析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地面实时网络研究,实现了运载火箭高效、高可靠的信息交换平台,完成其关键技术攻关,并通过原理性试验验证,为提高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整体设计水平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随着稻(连)茬免耕麦田面积不断扩大,草害问题突出,威胁严重。本研究以稻(连)茬免耕直播小麦田杂草防除为目标,旨在研究开发新型复配除草剂大能的应用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能杀草谱较广,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特别是对顽固(抗)性的菵草防效明显。冬前每公顷用50g/L大能EC1200~1500mL,在麦苗2~4叶、禾本科杂草基本出齐时对水30kg喷细雾防治,冬季和早春对生长旺盛的禾本科杂草防除应掌握晴好天气,平均气温5℃左右,以每公顷用1500~1800mL为好,一次用药即能有效地控制小麦田全生育期杂草的危害,综合防效可达95%左右,且对小麦安全,对环境影响小,无残毒,操作方便,除草效果优于本试验中其它各类除草剂。  相似文献   
54.
早年的广播技术大楼供电系统,成为我台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阻碍高新技术硬件的应用。本文通过江苏省广播技术大楼发展需求供电量,科学规划设计供电,实施更新老配置,改造老设备,改进线路控制系统,科学分配电力供应,科学管理动力,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张晨光  安恒  王鷁  曹洲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9):20210954-1-20210954-6
通过理论推导和模拟试验,研究了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分别占主导时,脉冲激光模拟试验中电荷收集效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不同光学参数对模拟试验中电离电荷浓度影响,确定具体激光波长、脉宽、能量及束斑等参数。根据脉冲激光在硅中单光子线性吸收和双光子非线性吸收的特点,推导单光子与双光子吸收产生电荷量比值的定量公式。通过1064 nm和1200 nm波长激光的验证试验,发现了响应脉冲及产生电荷量与脉冲激光能量或能量平方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在单光子吸收和双光子吸收各自占主导时,单光子吸收产生电荷率明显高于双光子吸收,证明了两种波长激光产生电荷量的比值近似等于公式计算结果。结果表明,1200 nm脉冲激光 1 nJ2 诱导电荷量等同于1064 nm脉冲激光 0.039 nJ诱导电荷量。  相似文献   
56.
安恒  李得天  文轩  张晨光  王鷁  马奎安  李存惠  薛玉雄  杨生胜  曹洲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8):20190533-1-20190533-7
利用脉冲激光验证高速脉宽调制控制器(Pulse Width Modulator,PWM)单粒子瞬态效应的敏感性和防护设计。试验中,通过改变脉冲激光能量,逐步扫描PWM控制器电路,确定了诱发单粒子瞬态效应的激光能量阈值和敏感区域。通过改变PWM控制器软启动配置电路设计,验证了防护电路设计的合理性,为卫星电源子系统的单粒子瞬态效应防护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7.
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能源系统供应安全性、灵活性、综合效率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池的安全性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基于应用现状,从电池管理技术角度,介绍了磷酸铁锂电池现有的状态检测技术;接着从安全防护技术角度,介绍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主动安全防护技术和被动防护技术;最后,从技术标准、状态监测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给出了磷酸铁锂电池集成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翟小军  杜蘅  刘建义  马大中  张晨光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6):617009-0617009(6)
通过对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的研究,提出了PSO与电导增量法的双级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算法。该算法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电导增量法在采用较大跟踪步长时跟踪精度差,采用较小跟踪步长时跟踪速度慢,动态跟踪过程中功率震荡大的问题。所提出的算法包含最优占空比预测和最大功率点跟踪两个阶段。最优占空比预测阶段采用改进的PSO算法搜索最大功率点附近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然后根据搜索到的电压和电流计算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最优占空比,该阶段能解决传统的电导增量法在采用较小步长时存在的跟踪速度慢、功率震荡大等问题;在最大功率点跟踪阶段接收上一阶段所搜索到的最优占空比,当电导增量法所产生的占空比接近最优占空比时,采用电导增量法进行控制,否则采用上一环节的最优占空比进行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PSO与电导增量法的双级MPPT控制算法跟踪速度快,跟踪精度高,功率震荡小,能很好地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  相似文献   
59.
探讨了新型高炮在线诊断平台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方法和过程,介绍了利用Cult3D构建虚拟炮上漫游环境和各炮上电气设备动态交互模型,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虚拟维修、辅助诊断的在线软硬件平台。详细阐述了在Delphi开发环境下使用ActiveX技术调用动态模型的方法,并讨论了隐式调用和显式调用的优劣。  相似文献   
60.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合成工艺,以Gd3+作为掺杂离子,以(NH4)6Mo7O24·4H2O,H40N10O41W12·xH2O及La(NO3)3·6H2O为前驱体原料,合成了La2-xGdxWMoO9系(LGWMO,x=0,0.1,0.2,0.3)陶瓷粉体。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出LGWMO系高致密陶瓷材料,借助XRD、激光热导仪、热膨胀系数测试仪、SEM等分析技术对材料的物相组成、热扩散系数、热膨胀系数、微观形貌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Gd3+离子掺杂量对LGWMO系材料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Gd3+的掺杂(x<0.1)能降低La2WMoO9陶瓷材料的热导率,但不利于La2WMoO9陶瓷热膨胀系数的提高;在Gd3+掺杂量x=0.1时,La1.9Gd0.1WMoO9陶瓷材料具有最佳的热物理性能:热导率λ=0.65W·m-1·K-1(T=298K);热膨胀系数αL=15.04×10-6K-1(T=1273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