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探讨梳棉机分别加装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对涤纶纱质量的影响.分别对两种分梳板在四档隔距条件下所纺T 14.3 tex纱的条干和单纱强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梳针分梳板隔距为0.3ram时,涤纶纱的条干和细节改善较好;隔距为0.5 mm时,涤纶纱的粗节和强力改善较好;隔距为1.0 mm时,涤纶纱棉结改善较好.锯齿分梳板隔距采用0.7 mm时,有利于成纱条干、单纱强力和常发性纱疵的改善.在刺辊下加装两种分梳板相比,锯齿分梳板更有利于提高涤纶纱的质量.几种方案中,以锯齿分梳板采用0.7 mm隔距方案最有利于涤纶纱总体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82.
为进一步提升锦纶/棉混纺纱质量,针对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质量指标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其它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调整细纱工序捻度的设置,纺制了16种锦纶/棉混纺纱,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并通过SPSS软件对捻度与混纺纱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与回归分析,建立了混纺纱质量指标随捻度变化的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显著相关,测试组数据与预测值间残差绝对值均在3倍残差标准差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捻度大小直接影响锦纶/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预测模型反映了捻度对混纺纱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影响的数量相关关系,为锦纶/棉混纺纱生产中捻度设计和快速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Primer aQura 测试参数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aQura棉结和短纤维测试仪测试参数稳定次数问题,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2次不同实验(每次实验包括12个方案)条件下所生产生条的aQur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aQura主要检测参数稳定次数范围和30次检测结果CV值。研究认为: aQura在检测生条各项长度各项指标时,采用10次检测即可保证测试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检测带籽屑棉结尺寸、棉结总数和纤维棉结数量时,采用10次也可保证检测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检测带籽屑棉结含量则需检测19次以上,检测结果才具有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84.
4.宏程序的设计思路 关于加工方法基本有三种:环切加工方式、放射形加工方式和旋转4轴加工方式。(1)环切加工方式在环切加工方式下,针对三轴加工方式编制宏程序设计的思路基本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极角变换思路和旋转指令思路。第一,极角变换思路的分析。如图5所示,  相似文献   
85.
活动盖板和固定盖板根数对棉结杂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为了解梳棉机养活活动盖板根数,增加固定盖板根数对棉结杂质的影响,进行了活动盖板与固定盖板根数搭配试验。在工作 盖板总根数为42根的条件下,将活动盖板减少为17根,有利于棉结杂质的作。其中生条杂质比常规方案减少37%,成纱棉结减少35%。本研究结果与Marzoli公司CX400型梳棉机测试结果相类似。  相似文献   
86.
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及其在铝厂氧化铝贮运中的应用 ,探讨基于I控机和PLC的氧化铝浓相和超浓相贮运的分布式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系统组成 ,分析主要的功能模块及其监控功能 ,同时举例说明了工艺流程设计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7.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大厚度工件以及铝件的加工一直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大厚度铝件的加工进行了分析并对机床进行了相应改造,最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本文将“多种方法联合求解结构内力(一)”所提出的“界点法”,推广到多“界点”的情况,并以求解更加复杂的结构。  相似文献   
89.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控制策略。该策略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在电网电压跌落期间,采用直流卸荷电路稳定直流侧电压,根据电压的跌落深度补偿一定的无功功率以支撑电压恢复。通过PSCAD/EMTDC软件对采取LVRT控制策略前后的各电气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在电压跌落时保持并网运行,并补偿一定的无功功率以恢复并网点电压,实现低电压穿越。  相似文献   
90.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能量熵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S - SVM)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的新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故障后三相电流信号进行合适的小波分解,得到特定时间窗口内的三相小波能量熵的累加值以及各相之间的比值.利用各相的小波能量熵累加值以及比值作为表征不同故障类别的特征向量,并输入到LS - SVM分类器.采用支持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