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真皮标志杯”全国皮革服装设计大奖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笔者每次参加评审工作后都会有一些想法,今汇总于此,供有关部门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2.
黄河河龙区间径流多年变化特征及动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中游河口镇-龙门区间龙门水文站的径流量资料,选取径流多种参数和统计方法分析其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区间径流年际变化大,丰水时段历时较短,枯水时段历时很长;45年来,区间年径流存在一个15-16年的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区间年径流存在非常显著的减少趋势.同时建立了区间径流的预测模型,在进行拟合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大都±20%以下,并对区间2001-2030的年径流量做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43.
古希腊人有句名言:“人是万物尺度”,这对理解皮革服装设计是很好的启示,即在设计当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仅考虑人体,得出科学合理的数据,而且考虑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及具体环境对着装所产主的影响。为此,人们经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人体工程学是根据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特征,从工程设计和实验心理学中产生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钢结构设计规范中高强度结构钢材的疲劳设计条文,促进高强度钢材的更广泛应用,选用Q460D钢材并对其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利用该种钢材试件进行轴向拉伸疲劳试验,并测得描述材料疲劳性能的S-N曲线。试验结果发现:该批次的Q460D钢材试件疲劳试验结果有很大的离散性。试验得出,Q460D钢材在200万次下的疲劳强度比由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的值要大。  相似文献   
45.
以Q390GJD钢为材料制作了磨光焊缝连接和原状处理焊缝连接的板材试件,采用高频试验机进行常规轴向拉伸疲劳试验。试验结果发现:本文试验中的Q390GJD钢焊缝连接试件的疲劳试验结果具有非常大的离散性。由钢结构设计规范得出的Q390GJD磨光焊缝连接试件在200万次下的疲劳强度比根据试验拟合曲线计算出的值要小。Q390GJD焊缝连接试件由于焊缝的处理不同,疲劳强度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6.
对以发泡混凝土保温板为保温材料的外墙外保温技术进行性能分析,结合寒冷地区气候条件和节能设计要求,提出了性能指标要求,并对发泡混凝土保温板生产和保温系统设计、施工等阶段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7.
48.
结艺是一门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结”一直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结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资产,其优美的造型,丰富的色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它既是一种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49.
选取晋西北昕水河大宁水文站1956~2000年的径流资料,应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对其径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分析径流变化动因,初步估算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集中程度高;年际变化大,丰水历时短,枯水历时很长;存在一个5~6年左右的变化周期;流域年径流量下降趋势及变异显著;相对于气温升高及降水量变化,人类活动引起下垫面变化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煤炭集团的煤炭销售物流和物资采购物流均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资源优势。整合集团内部煤炭销售物流和物资采购物流资源,发展煤炭大物流,使煤炭物流业向专业化方向转型与拓展,已经成为煤炭集团的共识。结合煤炭大物流的发展环境与行业优势及现状,分析了煤炭集团在发展大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