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工业技术   8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采用纳滤分离技术以雪莲果为原料纯化低聚果糖,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CCD)及响应面分析(RSM)建立预测低聚果糖纯度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操作压力0.15 MPa,循环流量5.3 mL/min,pH值2.7时,纯化倍数为5,实际低聚果糖纯度为95.1%,达到P级产品标准。通过应用HPLC-MS、IR、1H NMR及13C NMR等对雪莲果低聚果糖组分的纯度、组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雪莲果低聚果糖由蔗果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组成,纯度为95.1%,平均包含5个果糖单元,主要是由β-呋喃构型的果糖组成。  相似文献   
32.
为了增强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在紫外光下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能力,分别采用磁控直流溅射与射频溅射的方法,使用二氧化钛靶材、镍靶材、碳靶材,分别制备了碳非金属掺杂、镍金属掺杂以及镍、碳共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进行表征。SEM结果表明,与纯二氧化钛薄膜相比镍、碳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晶粒细化,比表面积增大,薄膜表面聚集体为不规则的多边形颗粒状,有利于增大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XRD结果表明该薄膜的晶粒减小,加快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薄膜的吸收极限红移,禁带宽度减小。在紫外光照射下,镍、碳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最优,1 h降解了29.54%的罗丹明B溶液。  相似文献   
33.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O低温氧化 Au/α-Fe2O3催化剂,利用 X 射线衍射(XRD)、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BET 比表面测定、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技术,对比了制备过程 pH 值的微小变化、焙烧及光线照射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探明了 Au/α-Fe2O3催化剂的活性物种。结果表明,110 ℃处理的 Au/α-Fe2O3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 Au3+、Au0以及过渡态 Auδ+(0δ1),它们对 CO 氧化的活性顺序为 Au3+Auδ+Au0;pH 值为 8 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 Au3+含量高、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最好;高温焙烧使氧化态金还原的同时也使载体比表面积严重缩小,催化活性显著下降;紫外线照射可以引起 Au3+的逐渐还原以及 Au0 颗粒的生长,其催化失活作用弱于高温焙烧。  相似文献   
34.
00Cr22Ni5Mo3N双相不锈钢的低温超塑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恒温热拉伸的方法研究了太钢生产的00Cr22Ni5Mo3N双相不锈钢的超塑性行为,其中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低温超塑性。在850℃的超塑性变形过程中,当初始应变速率为2.5×10~(-3)s~(-1)时,获得了500%的最大延伸率。在800℃~900℃的低温区,δ铁素体分解成γ和σ相,从而导致最终的δ/γ和γ/σ组织。微观组织分析表明:该双相不锈钢超塑性变形的机理是形变诱导相变、晶界的滑移和晶粒的转动。  相似文献   
35.
针对某风电场风机基础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病害,对风机基础环与混凝土接触部位出现的间隙提出加固设计方案,选用适合现场施工环境的潮湿灌缝胶对风机基础进行灌浆加固,有效保证塔筒的稳定性,施工效果明显,表明该方法对风机基础加固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6.
对某引水工程进行了工程涉及区钻孔岩γ照射量率测量和区域γ照射量率调查,检测了岩石、土壤、底泥及地表水、地下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226Ra、Th、^40K及总a、总β的放射性水平。结果表明,工程涉及区属于天然放射性低背景区,能满足引水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以木瓜蛋白酶酶解珠蚌肉制备的活性肽为原料,研究珠蚌活性肽与钙离子的螯合新工艺,并对螯合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珠蚌活性肽与钙离子的最佳螯合工艺为螯合时间45min、温度35℃、肽钙比4.5:1、pH9.5、固液比1:30,此条件下,肽钙螯合率为31.47%。红外光谱扫描显示,肽的螯合产物在1418.7cm-1出现了羧酸盐的特征峰,在3386.8cm-1处出现了铵盐的特征峰,表明珠蚌活性肽与钙离子螯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38.
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是制约机器人控制精度的主要因素,传统Terminal滑模控制方法未能考虑机械臂运动学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新的机械臂任务空间鲁棒连续非奇异Terminal滑模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克服运动学不确定性、动力学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保证机械臂任务空间跟踪误差有限时间稳定,将现有机械臂Terminal滑模控制方法从关节空间扩展到任务空间。通过模型转换,同时考虑机械臂运动学不确定性和动力学模型不确定性。使用矢量和矩阵范数定义,给出系统不确定性的界定方法。运用Lyapunov再设计方法和有界稳定理论,分析系统稳定性,明确给出系统调节时间和跟踪误差剩余集的估计方法。仿真中,通过与现有机械臂关节空间Terminal滑模跟踪控制方法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以横山羊肉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处理时间和温度,进行煎、炸、烤三种工艺处理,采用质构仪测定肉样的全质构和剪切力,用测色仪测定肉色,进而对肉样的食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煎制处理,2min和3min处理的肉样硬度、咀嚼性及回复性显著小于4min(P0.05);2min和3min处理的肉样剪切力显著小于4min(P0.05);肉样L*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P0.05),2 min和3 min处理的肉样a*值小于4min(P0.05),而b*、c*及h°值大于4min(P0.05)。对于炸制处理,3 min处理的肉样硬度和内聚性显著小于4 min和5 min(P0.05),咀嚼性、弹性及回复性显著小于5min(P0.05);3 min处理的肉样剪切力显著小于4min和5min(P0.05);3min处理的肉样a*值小于5min(P0.05),其他肉色指标对不同的处理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烤制处理,160℃处理的肉样硬度、内聚性和回复性小于180℃(P0.05),弹性小于200℃(P0.05);160℃处理的肉样剪切力显著小于200℃(P0.05);160℃处理的肉样L*值小于180℃和200℃(P0.05),a*和c*值小于200℃(P0.05),h°值大于200℃(P0.05),b*值对不同的烤制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表明:煎、炸、烤三种高温处理对横山羊肉食用品质有较大影响,肉样在226~228℃的温度下煎制处理3 min和炸制处理3min、在160℃的温度下烤制处理40min,均具有较高的食用品质。该研究结果对于人们选择合理的羊肉高温处理方式及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分析马铃薯粉条制作过程中各种可能的铝残留量引入因素,重点考虑(除人为添加含铝添加剂外)铝含量的基础水平,如马铃薯淀粉中铝本底值、制作过程所加水中铝含量、制作过程中接触铝制材料等引入的铝残留。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马铃薯淀粉天然本底铝含量20mg/kg,马铃薯粉条加工用水铝含量在0.015~0.405mg/kg,传统工艺中马铃薯淀粉所加钾明矾引入的铝残留量至少为285mg/kg,实际生产过程使用的含铝添加剂以不超过2.6g/kg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