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9篇
工业技术   14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主要讨论了强线光谱气体放电光源的光通量分光测试法的有关问题。研究了单色仪狭缝宽度对测得的谱线对相对强度分布及光通量的影响。并分析分光法引起误差的原因,同时对不同狭缝宽度下测量光通量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72.
近紫外芯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制作的白光LED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使用近紫外半导体芯片激发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制作了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并研究了其光电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发射峰值波长分别在613、495和451nm的红绿蓝荧光粉,在波长400nm左右半导体芯片激发下的白光LED,其显色指数Ra最大为82;使用YAG荧光粉代替绿色荧光粉后,Ra提高到93。测试结果还表明,当工作电...  相似文献   
73.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稳定发展的阶段,经济体系也逐渐完善,为了在各方面的竞争中立稳脚跟,有关油田企业也在开发过程中,对于水平井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不是很高,在井下工作也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在进行水平井采油的时候,容易造成底部亏空,最终会造成漏油的情况。本次研究根据水平井采油工艺与修井工艺进行一系列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从而提高水平井采油工艺与修井工艺。  相似文献   
74.
大功率LED的光衰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大功率LED的光衰机制,选用了一系列的大功率白光、蓝光发光二极管分别进行恒流点亮,在点亮不同时间阶段测量其光通量、发光谱及伏安特性.发现在光衰过程中,光通量有时会上升;通过LED光谱测定,发现光谱分布有明显变化;同时,pn结内阻也逐渐变大.研究表明大功率LED光衰有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荧光粉老化及pn结性能退化是最主要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白光LED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白光LED衰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5.
优化有机晶体的生长工艺是获得性能优良的有机场效应管(OFET)的重要基础。以热氧化后的硅片为衬底,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了有机半导体材料并五苯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的生长晶体结构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薄膜制备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实验研究了表面粗糙度、侧壁垂直度与各刻蚀参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刻蚀效果的分析,发现在低功率、高CHF3含量、低压强的情况下能获得最小的表面粗糙度;在高功率、50%CHF3含量、低压强的情况下能获得较陡直的波导侧壁.利用优化的刻蚀条件,对PMMA进行刻蚀,得到了均方根粗糙度小、侧壁陡直的波导.实验发现,该刻蚀条件对其他聚合物光波导材料的刻蚀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高峰  胡国华  恽斌峰  张彤  崔一平   《电子器件》2008,31(3):748-751
集成光学陀螺的输出信号叠加了多种噪声成分,干扰了有用信息的检测.根据集成光学陀螺输出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组成的数字系统中,利用数字滤波器及互相关理论,对集成光学陀螺的含噪声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10 dB的情况下,该技术可以将信号误差基本控制在3%以下,实现了复杂噪声环境下集成光学陀螺系统信号的检测.  相似文献   
78.
用基于光偏转的光纤传感器研究了脉冲激光烧蚀铝靶产生的等离子体及冲击波的初始发展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距靶0.4mm内,冲击波与等离子体薄层未分离,一起离靶高速运动;在0.4mm处,等离子体薄层发生二次电离,电离使等离子体向电离中心的周围膨胀,造成等离子体中心密度低两侧密度高,同时使冲击波与等离子体分离;由于扩散作用,在0.4mm到0.7mm之间,等离子体由中心密度低两侧密度高过渡到中心密度高两侧密度低;0.7mm以后,等离子体传输速度减慢,信号波形展宽,幅度减小直至消失;冲击波与等离子体分离后其传播速度随传输距离而衰减,在8mm处衰减成声波。  相似文献   
79.
有机玻璃中冲击波衰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等离子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的衰减特性,提出了卸载波追赶效应的分析模型。采用自行研制的光偏转测试系统对该冲击波进行了多点测量。得到了强激光诱导的等离子体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的传输速度及压力随传输距离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模型和实验测试结果能很好地吻合,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传输时具有明显的衰减规律,该衰减耗散特性主要源于卸载波的追赶效应。该结论对研究冲击波在介质中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给体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受体的消光系数及给体的发射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的重叠程度,这3个因素对给体与受体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实现有机电致发光的全色显示有重要启示。研究发现在Alq3中掺杂DCM制得的器件很好地满足了这3个条件。本文从F rster能量传递的3个影响因素出发,对Alq3/DCM、TPD/Alq3等不同掺杂体系的光致发光、电致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效率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