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4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宋刚 《陶瓷》2000,(1):41-43
目前 ,生产陶瓷内外墙地砖的自动压砖机普遍采用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的压砖机能较容易地满足墙地砖压制成形的工艺要求。采用液压传动容易获得较大的压力(压强 ) ,机器可以高速起动和快速换向 ,能在较大的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 ,利于模具模腔粉料的填充。液压传动运动平稳 ,利于压制成形时空气的顺利排出。液压传动能简化机器结构 ,与电气和气压传动配合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但液压系统对安装、使用和维护的水平要求较高。完整的液压系统包括 4个组成部分 :动力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辅助部分。本文仅就动力部分即液压泵的使用保养和…  相似文献   
72.
采用“主因素定量”评价方法,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质量进行了评价。选用孔、渗资料齐全和缺乏孔、渗资料两种相反情况下的样品,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按照评价方法的步骤,分别得到各样品的储层质量综合评价因子“Q”和“Q1”。根据“Q” 和“Q1”值的差别,将储层标准分别划分为5类。结果发现,按“Q”或“Q1”的大小进行的储层分类评价的结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碎屑岩储层分类标准基本一致。把根据“Q”或“Q1”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对应的试油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其符合率较高,说明“主因素定量”储层评价方法用于碎屑岩储层精细评价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成因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通过对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物性、碳酸盐含量等大量资料研究,认为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储层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在浅于1650m的深度,以原生孔隙为主;在1650~1900m的深度,溶蚀作用相对较弱,形成了溶蚀与原生孔隙并存的混合孔隙段;超过1900m深度以后,溶蚀和胶结作用占主导地位,以次生孔隙为主。在不同地区、不同深度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不同:北部陡坡带的次生孔隙主要发育于1650~2450m,特别是在2100m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最高;中央隆起带次生孔隙均从1600m深度以下比较发育,而在1850~2500m深度段最为发育;在南部缓坡带,次生孔隙总体上主要发育于1900~2600m深度段。因此,由北向南次生孔隙发育的深度有增大趋势,但发育程度则明显减弱。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与碳酸盐、长石的溶蚀以及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密切相关,是无机成岩作用和有机热成熟演化产生的CO2和有机酸溶蚀可溶组分的结果。东营凹陷碎屑岩次生孔隙的分布具有以下规律:在纵向上受控于烃源岩的成熟时间,平面上则受酸性水源区平面位置的控制;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与砂体所处的沉积相带密切相关,即水下沉积砂体的次生孔隙要比水上沉积砂体的发育;位于断裂带附近砂层中的次生孔隙比较发育。  相似文献   
74.
针对边远油井,低产低渗油井开采的现状,研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移动抽油设备-CYC20型抽油车,这根据负压采油工艺原理,利用特征的油抽子在套管中直接抽汲原油进行采油,现场应用表明,这种抽油车结构设计合理,尤其是采用了前支承式伸缩井架,操纵装置集中于驾驶室中,方便了现场安装操作,同时,由于抽油车可移动作业,因此使设备利用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5.
乳蛋白体系流变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蛋白体系的流变学特性与乳制品的质构和生产工艺关系密切。近年来,基于乳蛋白组分在食品中的重要性,食品科学家对乳蛋白体系的流变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就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凝胶特性以及乳清蛋白溶液的粘度流变特性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6.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彩色图像增强算法的基础上,按照视觉心理感知特性选择HSV色彩空间,并在此空间提出了新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保持色调不变,从而保证了没有颜色的失真或偏移。实验证明,经本文算法增强后的彩色图像画面更清晰、层次感更强、色彩也更加丰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7.
邵瑜  宋刚 《园林》2022,(4):30-36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传统工业发展方式的落后、人口剧增、城市化进程过快等因素,造成城市诸多严重破坏,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环境保护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目前亟待研究的方向。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宕口花园为研究对象,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理念指导下,结合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运用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系统地对采石宕口山体、水体、植被进行修复,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宕口花园发掘和保护了徐州城市采石宕口历史,将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与自然生态山水相结合,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宕口花园。  相似文献   
78.
79.
试验研究表明,煤岩在冲击破裂过程中,裂缝的形成和颗粒的摩擦会产生电磁辐射,煤岩体所受的应力越高、变形破裂越强烈,电磁辐射信号越强.在冲击地压发生前,煤岩电磁辐射将有较大幅度增加,通过捕捉电磁辐射能量来确定预测冲击矿压危险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由国内某锅炉厂生产并投运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及试验数据,对锅炉的NOx排放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锅炉的NOx排放量与锅炉负荷,空预器进口氧量,上、下二次风配风量及配风方式,燃料特性及脱硫剂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锅炉运行过程中应合理调整燃烧工况,以优化运行,减少污染物排放.研究为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和调整运行参数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实现锅炉NOx排放的环保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