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9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242篇
工业技术   7713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表明,Cr-W-Mo-V高碳中合金钢加热至α(=)γ温度区附近,M23C6和M3C会逐渐溶解于基体中,缓冷过程逐渐析出M23C6、M3C,并在α(=)γ温度区发生M23C6(=)M6C转变,而球状VC则变化不大,其碳化物超细化主要由溶解、形核的转变过程所引起的.碳化物细化及不均匀程度依赖于碳化物类型及其比例,因此,合理的成分设计是常规锻轧和热处理工艺下获得超细碳化物高碳中合金钢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Ti40阻燃钛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算了Ti40合金在不同应力、不同温度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应力指数及在460℃-540℃范围内蠕变激活能Q=94.0kJ/mol,并以此基础上研究了其蠕变强化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此温度范围内的蠕变受位错和扩散双重机制控制,晶界移动对蠕变也有一定的贡献。在目前实验条件下,Ti40合金在620℃蠕变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83.
Ti40合金热稳定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和少量合金元素Si对β型阻燃钛合金Ti40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0.2%Si的合金,固溶温度越高,热暴露后析出的Ti5Si3相越粗大,明显降低合金热稳定性能.820℃/0.5 h,WQ+600℃/5 h,AC热处理后,与无暴露相比,含0.2%Si的合金热暴露后析出的Ti5Si3相使合金塑性明显下降;与不含Si的合金相比,含0.2%Si的合金热稳定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84.
通过研究基片种类、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及是否加入催化剂等不同工艺参数对低维Ga2O3,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确定出合成5种不同形貌β-Ga2O3纳米材料的工艺条件。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明5种不同形貌α-Ga2O3纳米材料分别为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环及纳米片。X射线衍射(X-ray)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纳米材料均为晶格常数日=1.223nm,b=0.304nm,c=0.58nm,a=90°,β=103.7°,γ=90°的单斜晶系β-Ga2O3晶体。  相似文献   
85.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前驱体制备特定形貌的纳米材料用于水氧化反应(OER),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使用溶剂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合成超薄的NiCoFe-MOF纳米片,在保留其纳米片形貌的基础上原位电化学转化为金属氢(羟基)氧化物。在1 M KOH电解液中,10 mA?cm-2电流密度时的过电位仅为189 mV,Tafel斜率为35 mV/dec,且长时间电解实验表明其具有较高稳定性。原位拉曼结果表明,反应的高活性来源于反应过程中的“活性氧物种”中间体。  相似文献   
86.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为催化剂,4A分子筛作脱水剂,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应用该方法,酯化反应产率高达84%,同时对影响产率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其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4∶1,催化剂用量9%,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15~135℃。  相似文献   
87.
88.
孟新东  孙斌 《化肥工业》2007,34(2):33-36
阐述了以塑料阶梯环填料与带溢流锥双程叶片旋流塔板组合的新型复合脱硫塔的设计开发,其结构特点为旋流板塔板采用了双程叶片结构,溢流装置采用新型带螺旋叶片结构,塔上部设置高2.53m填料层,改进并优化了喷淋装置及气体进、出口结构等。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型脱硫塔在净化加压变换气脱硫工序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9.
重庆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个季节采样的基础上,本文报道了重庆主城7个采样点的总悬浮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OC、EC和OC/EC比值时空分布并且与国内外一些城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大气TSP中有机碳和元素碳全年平均浓度分别为60.84 μg/m3,11.51 μg/m3.其中OC/EC为5.64>2,说明重庆市存在二次污染.且其浓度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有机碳最大浓度出现在秋季105.8 μg/m3,最低浓度出现在夏季36.50 μg/m3,元素碳最大浓度出现在冬季15.10 μg/m3,最低浓度出现在春季9.00μg/m3.就空间分布而言,有机碳浓度最高值在南岸区84.27μg/m3,北碚区对照点最低15.67 μg/m3.元素碳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江北区17.37μg/m3,北碚区对照点最低3.55μg/m3.同时,与国内外城市比较发现重庆市有机碳浓度最高,元素碳浓度与北京相当,比美国3个城市高,比齐齐哈尔市低.  相似文献   
90.
一、前言醇酸树脂是我国主要涂料用树脂,其综合性能好,产量大,应用面广,但合成反应温度一般为200~230℃,有些高达250℃以上,酯化工时长(一般需12~18小时)。因而,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温度,减少能耗,成为醇酸树脂工艺改造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外有若干专利发表,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