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4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针对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频率测量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VXI总线的QCM自动测试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采用符合VXI总线规范的仪器模块实现驱动信号的产生和数据采集,在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下,利用软件面板技术可用交互方式控制VXI仪器模块,用户界面简单明了,大大简化了VXI仪器模块的使用,同时根据频谱分析法原理,设计了数据处理程序。通过QCM的温频测试试验结合系统的不确定度评估,表明该系统性能先进,可靠性好,QCM谐振频率变化量的测量精度高达10-6。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场协同原理对气流场温度均匀化的适用性,设计了一个温差可控并能形成具有梯度的气流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加热器,然后在加热器整流区内布置3种特殊的整流网,利用Fluent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场协同原理对于提高气流场温度的均匀性是有效的,并依此原理提出了气流场温度均匀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3.
针对采用WinCC等通用软件建立Profibus-DP网络不能满足大型系统中数据处理和监视的特定需求,提出一种基于VC的Profibus-DP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VC++6.0编写通信程序,调用网卡CP5611驱动,Profibus-DP网络节点遵循Profibus-DP协议进行通信,实现PC机为一类主站,PLC S7-300和MM440变频器为智能从站的Profibus-DP通信系统.该系统设计已应用于大气综合计量检定装置.  相似文献   
64.
分层递阶多信号建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信号模型是一种可应用于大型复杂系统的建模方法.针对大型复杂系统由于依赖关系难以获得而导致建模困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递阶建立多信号模型的算法:在已知复杂系统底层各个模块的多信号模型基础上,首先分别计算各底层模块的可达性矩阵,然后将可达性逐层向上合并,最后再根据各层的可达性进行D矩阵合并,从而最终得到系统级D矩阵.该算法避免针对复杂系统直接讨论故障与测试的依赖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级多信号建模的难度.最后进行了建模实例分析,并搭建真实电路进行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算法有望提高复杂系统多信号模型的建模效率,对于进一步研究基于多信号模型的复杂系统的测试与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精密离心机是对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进行高精度测试和校准的重要设备,其主要指标是输出加速度的量程和精度.本文分析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哥氏力及空间引力场对精密离心机输出加速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哥氏加速度和天体引力加速度矢量的正交分解,建立了两种干扰加速度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通过整周期平均或长时间平均来消除其误差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袁江  孟晓风 《测控技术》2002,21(3):54-57
讨论了将分布式ATE系统维修管理子系统划分为应用层,接口层和数据库的三层结构的设计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具体论述了某直升机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数据管理,状态监控,公共数据操作接口以及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7.
陈晓梅  孟晓风  钟波  季宏 《微电子学》2006,36(4):432-436
电子产品微型化使自动测试成为必然,而边界扫描技术则使自动测试成为可能。文章分析了1149.4和1149.1标准的测试访问端口,以及测试逻辑结构和测试协议的异同,提出了模拟边界扫描单元ABM和数字边界扫描单元DBM的行为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两个标准在混合信号电子产品自动测试中的综合应用方法;最后,以典型的混合信号电路D/A转换器为例,对两个标准的综合应用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68.
针对虚拟测试系统VTS(virtual test system)计算量大、仿真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的虚拟测试系统DVTS(distributed VTS),介绍了DVTS的组成;设计了VTS数据服务器,实现了各仿真系统之间数据生产者与数据消费者的分离,使得系统结构灵活扩展方便;采用数据驱动模型实现各仿真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优化了网络的数据交换性能.  相似文献   
69.
梁志国  孟晓风 《测控技术》2007,26(6):71-75,77
介绍了JJF1057-1998数字存储示波器校准规范中所采用的校准原则、校准思想和校准技术.针对示波器实际应用中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讨论并比较了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数字示波器的功能与性能;对示波器及其指标分类也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一种校准思想:满足应用需求的部分性能校准思想.同时,将硬件特性指标和软件方法指标分开处理,硬件指标纳入计量体系,而软件、方法则使用理论分析和仿真解决.叙述了在该思想下实施校准的具体技术措施:模型化测量方法;介绍了该思想下的校准技术原则:通用性原则、溯源性原则、最简捷原则、高精度原则.  相似文献   
70.
针对测量仪器校准间隔的优化问题,分析了历史校准数据的特征,建立了等维新息马尔可夫GM(1,1)预测模型.在等维新息GM(1,1)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马尔可夫模型,克服了随机波动数据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等维灰色马尔可夫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常规灰色GM(1,1)模型、等维新息灰色GM(1,1)模型和常规灰色马尔可夫GM(1,1)模型,更适合用于测量仪器校准间隔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