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了电力自动化系统隔离模型,分析了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框架下水调自动化系统Web功能部署的设计思路,提出了基于跨平台跨安全分区的解决方案,在青海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说明了Web功能的部署方式、网络架构、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并阐述了运行过程的完善与优化方法。经现场实践证明,该方案设计合理,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2.
采用镁铝铬复合尖晶石及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加入特殊添加剂生产而成的特种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具有抗侵蚀、耐磨损、抗剥落、与锌浸出渣亲和能力强等特性.经云南蒙自矿冶铟锌厂Φ4.15×58 m大型锌挥发窑反应带应用,寿命达到319 d,取得了目前国内大型锌挥发窑的最长应用周期.  相似文献   
63.
ALC墙板的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LC板适用范围及特性.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外墙板和内墙板的安装连接构造、施工工艺流程,阐述了ALC板安装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及质量要求.提出了施工中减少板材损耗的措施.通过优化施工顺序、合理安排施工作业人员形成流水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缩短了工期,取得了预期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4.
某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使用用途的改变,需要对部分地下室混凝土承重墙拆除。为保证原结构的受力安全,在综合考虑使用要求、变形性能以及抗震承载力安全的基础上,采用体外有黏结预应力和U形增大截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改造加固设计与施工。施工安全监测结果表明:在预应力筋张拉和承重墙拆除过程中,结构的应变发展符合理论预期值,结构的整体挠度变形很小,且没有裂缝出现。结构的改造和加固是安全的,实现了预期的改造目的。  相似文献   
65.
通过PI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在金华兰溪500kV芝堰智能化变电站改造中的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PI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在智能化变电站改造中的作用,并结合站内外安全通信的要求,对跨安全区域的数据通信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66.
67.
汽轮机超速防护常见故障判断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力  姚峰 《湖北电力》2003,27(4):49-52
通过对新华公司Ⅲ型DEH系统中的超速防护OPC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并以汉川电厂2、3、4号机OPC系统为例,分析了Ⅲ型DEH系统中的OPC系统常见的故障原因,提出了防止该类型OPC系统误动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8.
基于应力刚度约束的连续体双向渐进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结构优化更好地模拟实际情况,在分析了有限元理论和材料力学关系的基础上.找出了约束之间的本质联系,提出了基于应力、刚度双重约束的渐进结构优化方法.同时,将单元生死技术引入结构优化中.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在杀死低效能单元的同时,在高效单元周围增加单元,实现了结构的双向渐进优化.最后,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改善了优化结果,提高了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6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在京联合召开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 为落实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国家质检总局、  相似文献   
70.
采用微观刻蚀玻板平面模型,对比研究了表面活性聚合物及常规聚合物对水驱后残余油的驱替机理。研究表明,表面活性聚合物对膜状残余油、盲孔残余油具有"推动"和"拖动"作用,提高采收率比常规聚合物高7%左右。传统聚合物通过增加驱替液粘度提高水油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来提高采收率。表面活性聚合物通过将残余油拉成油滴和油丝、大油滴拉成小油滴和油丝的方式驱动,在渗流过程中又在不同流道中形成更小的油滴,使油更容易被驱替液携带运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