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提供了一种以工业纯混合稀土为原料制备的稀土铁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原料包括Pr-Nd混合稀土和La-Ce混合稀土,该材料具有Nd_2Fe_(14)B型结构,化学式:[(La-Ce)_x(Pr-Nd)_(1-x)]_y(Fe,TM)_(1-y-z)B_z,其中,x=1%~99%(原子分数),y=12%~17%(原子分数),z=5%~8.5%(原子分数)。该发明母合金原料配方同时采用工业纯La-Ce和Pr-Nd两种混合稀土,但不影响2:14:1永磁主相的生成,以及磁性单相行为的出现,保持了稀土铁硼永磁材料的优良磁性能,减小了对高纯单质稀土原料的依赖性,降低了材料的制备成本,对于开发低成本的稀土永磁材料并拓展其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获得的新型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剩余磁化强度可达0.55~1.07T,内禀矫顽力可达819.9~1440.8kA/m,最大磁能积可达43.0~125.0kJ/m~3。  相似文献   
82.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不同成分的NiZn铁氧体纳米纤维,然后采用超声法将其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溶液合成得到石墨烯/Ni_xZn_((1-x))Fe_2O_4(x=0,0.3,0.5)软磁复合材料,并使用XRD、SEM和VNA(矢量网络分析仪)等设备对其吸波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x=0.5时,石墨烯/Ni_(0.5)Zn_(0.5)Fe_2O_4复合材料在6.28GHz频率下的反射损耗(RL)可达极值-41.51dB,与其相对应的试样厚度仅为4.0mm,且低于-10dB的频宽可达2.53GHz。由于RL值低于-10dB表示超过90%的入射电磁波可以被吸收,故石墨烯/Ni_(0.5)Zn_(0.5)Fe_2O_4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83.
随机场的模拟及其在堤坡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协方差分解技术和谱代替法两种模拟随机场的方法,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探讨将谱代替法应用于岩土工程可靠度计算的方法。将协方差分解技术和谱代替法分别应用于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计算了一个堤坡的局部失效概率。经比较认为,谱代替法是模拟土性参数随机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扁平FeSiAl磁粉先后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包覆、粘结剂涂覆成型、热压成型等处理后得到FeSiAl抗电磁干扰用软磁薄膜。然后使用扫描电镜、磁导率测试仪测试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磁导率。结果表明: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柔性薄膜用的金属粉体,能够使胶粘剂与金属粉体结合牢固、粉体表面包覆完整;采用3%~5%(质量分数)环氧树脂胶粘剂和10%~12%(质量分数)聚氨酯胶粘剂双胶粘剂制备得到的FeSiAl薄膜平整性、柔韧性、密度和磁导率都比较好;在平板硫化机中180℃温度下热压5min后,得到0.5mm的薄膜,其柔韧性较好,密度ρ最高(3.2g/cm3),磁导率μ′也较高(125H/m),反射损耗在2.8GHz频率下达到最低值-14.2dB,-10dB(90%吸收率)带宽可达2.12GHz。由于具有高磁导率的材料可以容易地进行阻抗匹配,故该FeSiAl柔性薄膜可用作特殊抗电磁干扰材料。  相似文献   
85.
地基强度随固结度增长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和三轴试验,研究了土固结程度与抗剪强度的关系。表明:抗剪强度随着固结度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关系,与以往经验相符;c,φ值随固结度U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且不呈线性关系,可以用双曲线关系模拟。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土体固结过程中根据实测沉降量估算土体固结度和强度增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